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缕书香贯古今 马润涛

滕州日报 2015-10-27 18:26 大字

在故乡有一个民俗,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家家都会改善生活——蒸大包子。其实,同一天还有一个风俗,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就是每个寺院都要晾晒经书,各家各户也要晾晒自家的藏书,说是防止书籍被虫蛀。由此不难看出,古人不仅注重舌尖上的感受,而且同样注重精神食粮,格外爱惜书籍,所以约定俗成。

于是,笔者由古人的爱书想到了古人读书,想到了古人对读书的各种见解。

读书好。这是明代解缙说的,他曾写过一首《读书好》的歌谣。然遍观《读书好》,笔者发现由于时代的局限,其中也不乏封建糟粕,如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等。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劝人读书识理。

古人不仅认为读书好,而且体会到了读书之乐。明朝《欢喜冤家》的作者西湖渔隐主人曾集唐人诗句作《四季读书乐》,在此笔者特录一首“春日读书乐”同诸君分享:“春风动帘春草芳,柳花缀雪沾琴床。山屏泼翠晴亦雨,燕泥落纸风还香。沉酣六籍心千古,要使文风变齐鲁。读书之乐乐趣生,枝上流莺三四声。”

关于读书的好处,有人说得好:“阅读对于一个人心智的成熟、思想境界的提高,都有着独特的效用。一个人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辈子都不会寂寞;一个人没有读书的习惯,一辈子都不知所措”。

他说得好极了。一个人养成读书的习惯,就会受用一辈子。诚如一位外国人说的:“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想不到啊,读书习惯最终竟与命运扯上了关系。

说来也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但与命运有关,而且读书与做人传家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曾国藩曾说:“吾不望代代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礼仪之旗帜也。”对此,郑板桥说得更到位,他说:“读书中举人、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好人。”他的话与曾的话差不多一个意思:读书——做人——明理。

由此不难看出,书籍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书籍就是人们成长的精神食粮。黄鲁直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非但如此,读书与养生也不无关系,郑成功有一句名言:“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他以“寡欲养心”与“读书至乐”阐释读书的作用。

那么,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据笔者了解,古人读书既讲究境界,也注重选择。先说境界,笔者以为王国维做学问的“三境界”其实也是读书的三种境界。他讲的第一境界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指阅读广泛涉猎阶段。第二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收缩阅读范围,选中目标,深入探究阶段。第三阶段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说的是阅读经过千回百转、艰苦探索,终于达到了目的,并有一种十分轻松,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

说来古人读书不仅注重境界,而且格外重视方法,并特别强调不能做书奴、把书读死或死读书。李温陵在《焚书》中有一首《书能误人》的诗:“年年岁岁笑书奴,生世无端同处女。世上何人不读书,书奴却以读书死。”可见,读书人一旦成了书的奴隶,的确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书有时岂止误人,甚至还会误国。不过,郭沫若先生也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他在这里讲的是读书辩证法,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纪晓岚也说过:“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他讲的是辩证地看待读书,告诉人们书能成事亦能坏事。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书读得怎样与自己的人生阅历也是分不开的。有位古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至于怎样读书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古人对此也有说法,费文宪在《说典》中有一段话说得好:“观书当如酷吏断狱,用意深刻,而后能曰知其所无;记书当如勇将决胜,焚舟沉甑,而后能月无忘其所能。”

书与人生,书即人生。《小窗幽记》中说:“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是啊,有书读,有时间读,何乐而不为。想想自己,早年无书可读,参加工作后又无暇去读,现在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可用作读书、写作,可谓尽享人间清福啊!

新闻推荐

重罚冤不冤 王石川/文 朱慧卿/图

...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