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人民医院眼科医生李军 用心呵护每一双眼睛
李军在为患者做手术。 (受访者供图)
■聊城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 李军 口述 梁丽姣 采访整理
采访地点:聊城市人民医院
采访时间:12月24日上午
我做眼科医生已经有21年时间。上中学的时候,我读了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描写了作者突然变成盲人之后,变得狂躁不安、痛不欲生,当时我就萌生了将来当一名眼科医生的想法。
成为一名合格的眼科医生,需要多年的坚持和努力,患者对光明世界的渴望,给了我做手术的勇气和动力。作为一名眼科医生,用心呵护每一双眼睛,给患者带来光明,点亮他们的人生之路,就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尽全力帮患者重见光明
有一位30岁的患者,平时工作应酬多,吸烟、饮酒没有节制,作息、饮食也不规律,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糖尿病,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他并未在意。直到有一天,该患者的左眼出现了红色血球,视力急剧下降,紧接着右眼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仅仅1个月左右,他双目失明,吃饭都需要妻子喂。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该患者在当地县级医院用止血药物治疗了7天,双眼视力仍然没有任何提高,来到我院就诊。经过检查,我发现他两只眼睛都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期,已经存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现象。病情比较严重,治疗起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便向患者及其家属反复介绍了病情。
“您就放心做吧,这是我最后的希望了,如果做完手术之后还看不到,我也就认命了。”听完患者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重见光明。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我先给他做了左眼的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将玻璃体积血清除干净,然后耐心仔细地剥除增殖膜,术中进行了全视网膜的光凝,最后,在他眼睛的玻璃体腔里填充了硅油。术后7天,该患者左眼的矫正视力达到了0.4。
经过短时间的恢复,我又给他的右眼做了手术,患者的双眼复明了。
重见光明后,患者露出了与他高大身材不相符的孩童般的笑容,他的精神也比之前好多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守护光明最后一道防线
眼底病医生是许多患者光明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失守了,患者面对的将是无穷无尽的“黑暗”,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所以,新生儿眼部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直专注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治疗。
之前,我们科室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联动下,成功为一名出生仅1个月的低体重早产儿完成了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该患儿出生时不到30周,体重不足1.5kg。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第一次床旁眼底筛查时,医护人员发现该患儿双眼眼底均提示ROP(早产婴儿视网膜病变)I区2期病变,病变进展极快,3天后复查,病变已发展到I区3期,如不及时治疗,患儿很快就会失明。
我们与其他科室反复沟通、评估,经过术前准备,将患儿转至眼耳鼻喉手术室,在麻醉医师、眼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全程密切监护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完成双眼玻璃体腔注药术。患儿回到NICU后,生命体征平稳,经过两次眼底检查,患儿的双眼视网膜病变全部消退。
ROP如不及时发现治疗,会造成终生双目失明。我们科室在2010年开始进行ROP筛查,最近3年共筛查鲁西及周边地区早产儿3816例,针对危重不能脱离监护的患儿,开展了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巩膜外顶压NICU床旁检查技术,3年来共筛查危重早产儿800余例,及时采取措施,挽救了患儿的视力。
尽己所能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常言道:医者父母心。这句话虽然简短,对医生的医德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眼部病变不仅仅依赖于手术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来说,早期需要进行持续的抗VEGF的药物治疗,控制新生血管的生长,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2011年,雷珠单抗进入我国市场,眼科治疗进入了抗VEGF时代,但这种药物一般都是进口药,刚引进时,一支需要9800元,需要反复注射,有些患者可能要打几十针,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尽全力帮助患者治疗的同时,我主持参与了一项国产抗VEGF药物的临床实验,积极研发新的适合的药物,期待着这款药物能够获得成功,早日上市,帮助患者降低治疗成本,让患者少花钱就能看好病。
今后,我将不断挑战、创新,将眼底病的新技术应用到患者身上,做好“传帮带”工作,多锻炼年轻大夫,给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科室综合水平,让聊城百姓享受到更好的眼底病医疗服务。
新闻推荐
■梁丽姣“之前,我侧躺一会儿,左胳膊就发麻,还没有劲,做完手术之后,我的胳膊不麻了,头也不胀不疼了,效果立竿见影。”说话的是67...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