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滨北街道确立“六个一”机制推动***

滨州日报 2016-04-06 14:01 大字

本报滨城讯(通讯员 王麦菊 苏淑洁 报道)近日,滨州工业园区、滨城区滨北街道召开了“扶弱解困、联村为民”会议,根据今年扶贫工作具体指标、任务及总体要求,结合当地企业多、贫困村多、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实际,确立了“六个一”扶贫工作机制,实施项目带动、企业帮扶、领导帮包、“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帮扶的全方位脱贫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紧盯“一个目标”不松手,健全“一套班子”负总责

根据前期干部职工深入村居农户走访调研的结果,滨北最终确定了8个市定贫困村、11个区级贫困村、1068名贫困人口。除此之外,街道仍有73个年集体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下村居,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摸清了贫困底数,各帮包责任人、企业、“第一书记”、包村干部高度重视,把扶贫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紧盯“一个目标”不松手,即利用今年,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精准措施,通过各级帮扶,确保全部贫困村人均收入超过3372元;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水平;集体经济收入达到年收入3万元以上,基本实现“五通十有”,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两不愁、三保障”。

为落实主体责任,园区、街道健全“一套班子”负总责,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督导调度、评价考核等工作,帮包责任人、“第一书记”、企业负责人、包村干部、村居书记对帮扶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落实“一家帮扶企业”,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

“联村为民、扶弱解困”对接会议一结束,泰裕麦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相关李存友就来到北宋社区河东刘村,仔细了解了该村的具体情况,并通过与社区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交谈,初步决定从改造基础设施入手进行帮扶。

滨北街道根据贫困村的发展情况和企业帮扶能力的大小,实施“企业+贫困村”帮扶模式,将119家企业与156个村居结成对子,着重为每个贫困村落实“一家帮扶企业”。园区、街道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鼓励帮扶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推广技术、发展产业,增强贫困村脱贫发展能力,确保帮扶见成效。

前期包村干部入户调研走访,掌握了第一手基础资料后,各帮包领导、帮包责任人、“第一书记”等制订帮包方案,因地制宜,多方考察,搞好企业对接,通过“企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合作入股分红”等多种模式,为每个贫困村、每名贫困户量身定做“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并认真实施。

河东刘村委会意向成立优质麦服务中心,与泰裕麦业合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年集体收益将达到1.6万元,建立玉米青贮服务中心,与薛家奶牛养殖场合作提供玉米青贮服务,年集体收益1.7万元。泰裕麦业还与张庵村对接,对村东头的湾塘进行开发,通过对外承包该村集体年收入可增加0.2万元。亚光集团与周王庄等村建设亚光产业链对接项目,贫困人员不出村就能打工领工资,还能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通过项目合作,切实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从源头上铲掉“穷根”。

制定“一套运行考核标准”监督运行,建立“一个长效机制”防返贫

扶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硬性工作,每一方面都有硬杠杠。为让***工作落到点上、扎到根上,街道从走访调研、贫困户认定,到帮扶措施实施、调度督查、效果反馈等全过程建立起“一整套运行考核标准”,纳入全街道工作考核,全面监督***任务完成情况和帮包责任人的工作情况。

坚持把***成效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把扶贫攻坚业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对在此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要求搞好扶贫工作的,要求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并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扶贫不能“一扶了之”,脱贫后也要防止再度返贫,通过切实提高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建立“一个长效机制”防止返贫,贫困村、贫困户三年以内返贫的要追究帮包责任人、帮扶企业、“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继续帮扶,不脱贫不收兵。

新闻推荐

围绕既定目标 铺就腾飞之路我市“大交通”战略助推经济发展

...

东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