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壮锦技艺传承人和她的弟子们

广西日报 2014-06-03 17:43 大字

本报记者 何运斌 本报通讯员 樊绍光 蓝 龙/摄影报道

“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这是清代忻城举人莫震在夜归时的所见所闻。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忻城县是广西壮锦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地所产的壮锦曾经是广西壮锦中的精品,作为贡品晋献皇宫。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壮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逐渐缩小,目前整个忻城县,只有一人掌握着壮锦编花本(图案)的技术。她就是被列为广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的蒙如君。

1972年,15岁的蒙如君初中毕业,为了能进县城的工厂上班,便把年龄虚报到16岁,最后被安排进县壮锦社(后改为壮锦厂)。当时和她一起进壮锦社的还有6人。几个月后,6名工人见织锦工艺复杂,难以学会,便陆续离开了壮锦社。一年后,只剩下蒙如君坚持学织壮锦,她跟着师傅学了整整8年的织锦,才学会整套技术。

1994年,由于销路不畅,壮锦厂停产了。说到这里,蒙如君摇头叹息道,由于织锦工艺复杂,制作时间久,且市场价格低廉,很多跟蒙如君的同龄妇女都转行做其他生意谋生去了,年轻的女孩也不甘死守在织锦机前,纷纷外出打工,只有蒙如君等数人仍然执着地坚守在织锦机前。

对于壮锦的保护,当务之急是要做好织锦技艺接班人的培养。2011年,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忻城办厂,派出8名学员向蒙如君学织锦技术。蒙如君耐心地向她们传授织锦技术,帮她们装好了机,自己又先织了一段示范给她们看,然后又让她们跟着一起织。由于工艺复杂,先期来学的几名学员学了3个多月,仅学到了一点皮毛。“光是织锦就很难学,捡图案就更难了,捡图案是立体的,只可意会,很难讲得明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蒙如君伤感地说道。

如今,走过一千多年岁月的壮锦,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技艺已不再作为人们的谋生手段,而是作为一种民族工艺品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民族工艺,成为当前工艺美术工作者的重大课题。

新闻推荐

延伸法律服务的最大“半径” ——来宾市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观察

本报记者陈仕平罗侠欧乾恒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

忻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忻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