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情注边陲铸丰碑

济宁晚报 2012-07-10 08:22 大字

本报记者赵厚峰

编前话: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全体援建人员按照“用政府的资金保民生、用社会的资金促产业”的援疆工作思路,坚持“民生是重点、产业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作风是保障、群众满意是标准”,不负重托,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6月26日至7月4日本报派记者赴新疆,对济宁市援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深入采访,自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

如果说帕米尔高原上的巍巍天山、卡拉库里湖、达瓦昆沙漠让人们领略了新疆无与伦比的风光,那么喀什就是这秀美风光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昆仑山北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著名的“中国小刀之乡”、“中国达瓦孜之乡”,总人口26万,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的兄弟姐妹,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8.5%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国家级贫困县。启动实施新一轮援疆工作,是中央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大举措,对促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信任,把对口支援英吉沙县的任务交给了济宁市和兖矿集团。对口支援,就像一条饱含深厚情感的纽带,把在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的济宁和英吉沙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支援成果的日益显现,两地人民的感情越来越亲、友谊越来越深,历久弥坚。

市委、市政府对做好援疆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紧紧抓在手上,放在心上。2010年6月,经市委批准,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前方指挥部成立。援疆全体人员郑重表示,坚决服从安排,服从指挥,坚定信心,坚定信念,紧密团结,廉洁自律,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坚决完成援疆任务。7月26日,市援疆指挥部人员正式进疆,拉开了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序幕。

为确保新一轮援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实地考察调研,制定推进措施。2010年8月,时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率济宁市党政代表团到英吉沙县考察调研,看望慰问援疆干部。考察期间,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首批6个产业项目和指挥部综合楼在英吉沙县集中开工,这是当时山东省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批援疆产业项目,标志着济宁市新一轮对口支援英吉沙县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2010年12月16日,由济宁市援疆指挥部招商引资的12个产业项目在英吉沙县集中签约,标志着济宁市产业援疆工作实现再突破。2011年初,济宁市召开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研究确定了济宁市2011年度援疆工作的重点任务,制定出台了《济宁市四县(市、区)对口支援英吉沙县四乡实施方案》和《济宁市对口支援英吉沙县人才培训实施方案》。6月中旬,时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振川率领党政代表团到新疆实地进行了工作对接,与当地各级领导一起座谈、考察援建工作。

2012年2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专门听取了市援疆指挥部的工作汇报,并于2月28日作出重要批示,对济宁市援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马平昌在批示中指出:“对口支援新疆英吉沙县,是省委赋予济宁的重大政治任务。过去一年,市援疆工作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全省总体援疆规划,开拓奋进,务实创新,实现了新一轮援疆工作的良好开局。广大援疆干部牢记使命,不负重托,自觉奉献,为边疆的发展稳定付出了艰辛努力,我向同志们表示慰问和感谢。”对下一步工作,马平昌要求,“新的一年里,要坚持科学援疆、真情援疆、务实援疆、和谐援疆不动摇,全面落实对口支援的各项任务,确保济宁市对口支援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6月27日至30日,马平昌又随省代表团赴喀什,出席了第八届喀交会,并与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和省援疆指挥部负责同志共商深化对口合作事宜,看望慰问济宁市援疆干部。在召开的济宁市援疆工作座谈会上,马平昌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援疆干部表示感谢和慰问。他指出,下一步,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举全市之力,尽济宁所能,坚持工作目标不动摇、工作热情不降低、工作力度不减弱,认真落实新一轮援疆规划,以更高的效率推进民生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建设,推进产业援疆发展特色经济,加大科技、教育、人才、干部等智力援疆力度,不断开创对口援疆工作新局面,为确保英吉沙县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1年6月底,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率济宁市经贸代表团参加了第七届“喀交会”,同时考察指导援疆工作,全面启动济宁四县(市、区)对口支援英吉沙县四乡工作。

在2012年3月召开的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梅永红要求要充分认识援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关于援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省、市党委政府关于援疆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始终保持高昂的政治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明确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总结援疆工作经验,深刻认识和把握新一轮援疆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举措,努力推动济宁市援疆工作再上新水平,确保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济宁市的援疆任务。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济宁市援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彰显济宁特色”的援疆工作路子基本形成。“济宁是我家,英吉沙县是我家,我爱我家……”在英吉沙县召开的济宁援疆工作座谈会上,兖矿集团负责人热情洋溢的发言充分表达了兖矿集团积极参与援疆建设的信心与决心。据了解,为切实做好援疆工作,兖矿集团领导亲自带队赴英吉沙县考察对接工作,探索对口支援英吉沙县的方法、途径,并拿出200万元支持英吉沙县党校建设。下一步,兖矿集团将认真落实省市援疆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科学援疆、务实援疆、真情援疆、和谐援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加强与英吉沙在产业项目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英吉沙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始终把援疆工作作为自己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人事部门从发改、审计、公安等系统抽调6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充实了市援疆指挥部力量;从土管、城建、农委、林业、畜牧、投融资公司等部门抽调选派12名土地收储、工程监督、城市排水、农业和融资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赴英吉沙县开展工作;市卫生系统选派17名医生到英吉沙县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支医活动。截至目前,济宁市共派出援疆干部人才168人。应英吉沙县要求,市人社局在济宁市公开招聘了6名工程建设、电视广播、经贸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到英吉沙县任职;市财政局及时垫付3000万元保证了济宁市援疆项目按时开工;市教育系统完成了34名英吉沙县教师在济宁市学习培训任务,市委党校“中青班”为英吉沙县培养了5名优秀党政干部;科技、民政等部门和单位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市援疆指挥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全面启动省规划的22个援疆项目,其中20个项目圆满完成,招商引资落地项目49个,总金额55亿元。目前,济宁市援疆工作已基本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援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任城区、兖州市、邹城市、微山县分别对口支援英吉沙县乌恰乡、色提力乡、克孜勒乡、沙罕乡,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乡“一对一帮扶”援疆工作机制。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四县(市、区)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编制好一个援疆规划、抽调一名骨干人员、向受援县工业园引进一个工业项目、拿出不低于100万元用于受援乡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四个一”要求,完成了与英吉沙县四乡的对接工作。

企业参与是济宁市做好援疆工作的关键。工作中,济宁市按照“用财政资金保民生、用社会资金促产业”的援疆理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援疆工作。目前,宁建集团、诚祥集团等济宁市一流的建筑工程队正在英吉沙打造精品工程,山水水泥、山东冠鲁集团、山东公路集团、山推工程机械、山东诚祥集团等一批“山字头”企业已在英吉沙落地投产,加快了山东及济宁优势产业转移步伐,社会力量已成为受援县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济宁市援疆工作民生建设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业已形成。

新闻推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夕阳无限好扬辉映乾坤8月9日,已过立秋,烈日骄阳余威犹存,邹城市钢山街道孟庄社区水、路、气改造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在施工现场,始终可...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情注边陲铸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