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亲为,节省财政资金120万元
农村大众报鱼台讯(通讯员姜潘峰乔志宇高娜)9月12日,在鱼台县罗屯镇陈楼村进村路口,20多名镇村干部挥舞着手中的工具,扫垃圾、除杂草、装车转运,累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很快进村路口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镇有了活,干部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干,工具自己能加工的就自己加工,扫地机、各村的垃圾箱和旗杆等,都是干部自己加工制作的,比购买成品省了不少钱。”罗屯镇党委副书记王静说。
金清线公路是进出罗屯镇的必经之路,该路段的路域环境整治任务十分繁重。为节省财政开支,经常是镇全体机关干部分片亲自干,每次都需要一整天才能把活干完。有人向镇领导建议,这样工作牵扯干部的精力太多,影响了其他工作,能不能购买一台扫地机?该镇派人去市场考察,一台普通的扫地机要价也在8000元以上。“今年我们镇用于环境整治的资金达到400万元,基础设施、保洁员工资、保洁用具,哪一样都不少花钱。”王静说。该镇的几名干部从市场上销售的扫地机得到启发,从废品收购站购买了一个汽车后桥,仅仅花了2800元,就改装成一台扫地机,非常实用,20分钟就能把金清线罗屯段清扫一遍。今年以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罗屯镇领导干部带头干,镇村干部群众齐上阵,并且动脑筋、想办法,节约每一分钱。“镇党委政府着力于转变干部作风,注重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清扫公路、刷涂料、栽植绿化树和安装路灯等工作,都是镇村干部自己干的,节省了不少财政资金。”王静说,“特别是镇干部郭良承发挥特长,制作钢板垃圾箱,为镇财政节省开支32万余元。”
笔者跟随垃圾转运车来到冯楼村,只见垃圾转运车将一台装满垃圾的钢板垃圾箱缓缓吊至车上,然后运至镇垃圾中转站。“这种垃圾箱由钢板焊接而成,能装3立方米的垃圾,大小适中,非常适合农村使用。”郭良承一边指挥转运垃圾一边说,“类似垃圾箱在市场上要卖9000多块钱,我们自己购买原料制造只需5000块,每个能节省4000多块钱。”今年年初,罗屯镇购进一辆垃圾转运车和一个钢板垃圾箱。在试点村安放垃圾箱后,村内环境比之前有了较大改观,村民及保洁员都反映这种垃圾箱很实用。全镇需要购买80个这样的垃圾箱,但是由于价格偏高,镇上没有足够的资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有焊接技术特长的镇干部郭良承主动找到镇领导,提出自己焊接垃圾箱的想法。得到镇领导同意后,他凭着在部队里掌握的电气焊、机械维修等技术,开始钻研钢板垃圾箱的构造和装卸原理。经过反复设计、试验,终于制造出了容积大、易投放、方便转运的垃圾箱。目前,该镇70多个自然村已全部用上了这种自制垃圾箱。
“镇政府就是一个大家庭,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要懂得勤俭节约,能自己干的就自己干,能省一点就省一点。”郭良承一句话道出了罗屯镇所有干部职工的心声。据估算,今年以来,该镇已因干部自己动手做贡献而节省各项费用120万元。
农村大众报惠民讯(记者房孝钰通讯员郑超赵树娟王军)“俺在这张卡里存了100多块钱,足够俺那10多亩地‘喝\’水用的了。”近日,淄角镇西李村村民李胜利说,“俺们那一片地今年全用上了电灌,再也不用为浇地犯愁了。”
记者跟随李胜利来到机井旁,他掏出一个磁卡,介绍说,需要浇地时,只要在机井旁的设备上刷一下磁卡,立马就可以浇地了。据了解,淄角镇实施的“一井一线、一表多卡”的供电模式,浇地时,农户只需在电表上用IC卡扫描一下,电源便会接通,既省时又省力,操作又方便。
走进淄角镇万亩方田,在沿路的田间随处可见新配备的变压器,机井旁建起了刷卡取电室,一个个喷水口像小蘑菇一样遍布各个地块儿。据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董建辉介绍,全镇已经有6个泵房,每隔400米一个出水井口,电灌面积达到一万亩。
“用电浇地既省钱又省力。”李胜利高兴地说,原来用柴油浇地,每当浇地时,又要拉柴油机,又要带水泵;既要看守机器,防止掉带、缺油,又要看守水垄沟,以防跑水。
在周家楼村的田里,65岁的村民周成祥和老伴儿正在连接着塑料水管。周成祥说,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他老两口照看着家里的几亩地,以前因为浇地难,孩子们不得不回来。常年来回跑,既受罪,又耽误挣钱,每年浇地成了最发愁的事。“自从有了电灌,现在,你看再也不用孩子们回来。”只要一刷卡,3亩的韭菜地老两口不到半天就能全浇完。
截至目前,淄角镇新建泵站6座,每个泵站可以辐射2000亩耕地,可惠及16个村庄5000多人口。该镇电灌面积1万亩,按每亩省20元钱计算,一万亩地每年可为群众节约资金20万元。
◎新闻同类项电灌浇地每年为群众节省20万元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鱼台讯(通讯员赵磊马冬青)3月14日,春寒料峭,鱼台县滨湖街道李集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内,笔者看到毛木耳种植户李帅,正忙着给菌袋洒水、打扫棚内卫生……“俺这个棚有2亩多,...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