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去县城买房,就爱在咱村里住”

济南日报 2014-02-10 04:24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石晶摄影记者刘传伏

乡村“整容”变美变亮,在“我看家乡的变化”采访中,不少村民用质朴的言语向记者描述村庄变化。而在鱼台县王鲁镇窦闫李村,张峰和同样鼓起了腰包的同村兄弟们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乡的“爱意”。富起来的村民们,没有在县城买房,将家搬到城里,而是选择在村庄翻盖房屋,还是在咱老家居住。

曾经村民忙着打工“逃离”脏乱差村庄

“现在俺们村差不多有710口人,算起来村里得有30%的人常年外出打工,跑长途运输,搞些养殖,再干点加工业,”提及窦闫李村的变化,村主任张俊峰并没有直接罗列新修道路的具体里程等内容,而是从村民心态的改变说起。村主任张俊峰介绍,曾经的窦闫李村,说白了就是个脏乱差的小村庄,村内道路坑坑洼洼,垃圾乱堆,就算离县城还算近,但村民进趟城总要多绕行4、5里路。因此,很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希望多挣些钱,早日在城里落下脚,将家人一同接到城里居住。

41岁的张峰就是窦闫李村外出打工族中的一员。十几年的打拼生涯里,慢慢积累资金和经验,从为别人打工的一名普通货车司机,到购买车辆组建车队,办起自家的物流公司,张峰成了窦闫李村家喻户晓的“大老板”。张峰说:“我是在浙江宁波做生意,也认识了一些当地的朋友,前两年我就想喊着这些浙江商人来窦闫李村看看,能不能发展一些项目,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我们开车回来,村里的路太颠了,根本就没法走。人家一看咱们村的情况,直接就回去了,投资的事也就没了。”

路通了灯亮了村庄宛如迷你卫星城

2013年,窦闫李村开始接受“整容”大手术,修路、安装路灯、清理垃圾、搞起绿化……2013年5月份,村庄召开村民大会,动员村民自觉清理门前杂物,6月份,修路所需资金全部到位,10月份,村内道路完成硬化。几十年未变样的窦闫李村,发生翻天覆地新变化。村主任张俊峰说:“现在,我们村邀请张峰再带着浙江商人们来村里转转,保证小汽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

村内道路修了,村外道路也更好走了。顺着鱼台县城中的湖凌三路往北,连接线就能直达窦闫李村。如今,窦闫李村配有2名专职保洁员,保洁员李汉英说:“俺们村可干净了,一天得打扫两遍呢,绝对不比那些新农村社区差。”在窦闫李村村民看来,如今整治一新的村庄宛如鱼台县的迷你卫星城,设施齐全、位置便利。

村民不去县城住还是在村里盖新屋

“说实话,咱现在手里有钱了,就想让家里人住得好些。我原来是打算,在鱼台县城给父母买套房子,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不去年家里人,给我打电话说‘村里变样了,你回来看看吧\’,我就想来看看。”张峰告诉记者,回了这一趟家,亲眼瞧见新窦闫李村,他这才下定决心,不去县城买房,还是在咱村里住。

拆掉旧屋,在自家宅基地上,一座总建筑面积达450多平方米的三层洋楼拔地而起。张峰给记者粗略算了一下账,建房成本约为45万元,再加上后期装修、购买家具,总花费约为70万元。张峰说:“要是花70万元在城里买套房子,可能还不如在村里住得舒服呢。周围都是老邻居,没事就来串串门、聊聊天,这日子可好着呢。”鼓起了腰包的窦闫李人,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乡的“爱意”,城里再好不如咱家乡好,外边再美还是咱村子美。

窦闫李村村民的新家

新闻推荐

两年了,赔偿金终到位电击少年虽落残疾学习热情没有消退

■本报记者李朕葳通讯员窦红鱼台罗屯乡小学生小兵与同学小洋等4人放假期间进入学校打羽毛球,小兵在攀爬学校围墙找球时,被围墙上的变压器电流击伤,后经鉴定,小兵...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