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海岱名川孕育泗水文化 不少文人、大家在此留下书画墨迹

济南日报 2016-08-23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鲍童通讯员刘浩

泉林镇最为著名的就是泉林泉群,这里被誉为“海岱名川”、“泉源圣地”,也是曾经多少文人、大家都在此留下墨宝文章的原因所在。作为泗河源头,这里的泉水在发源泗河的同时,也承载着整个泗水文化源头发祥。

打生态牌变身“聚宝盆”在泉林镇正南有一处小村庄名叫潘坡村,这里是泉林泉群三大片区之一南片区潘坡泉的发源地。据明万历《泗水县志泗河图》记载:泉群分北东南三区,北区从陪尾山西端向北折西经卞桥注入泗河一线、东区从陪尾山向南转西一线、南区从石缝泉村向北经潘波村(即今潘坡村)转西一线。

驱车驶入村庄,穿过几间普通的农家小院,一条横穿过整个村庄的小河就出现在记者眼前,村民三五成群聚在小河边,或打牌、或聊天、或戏水打闹,远处的水塘里游过一群捕鱼吃的鸭子,整个村庄一派悠然自得的乡村气息。“我们这里有潘坡泉,流出的小河就是泗河的发源地之一,水干净着哩。”当地老人说。

作为地处济宁、临沂、泰安三市交界,泉林镇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位处鲁南腹地,327国道、日菏铁路穿镇而过,335省道、泉石公路、泉张公路纵贯南北,南距日菏高速22公里,设有泉林出站口,西距京福高速曲阜出站口35公里,距京沪高铁曲阜东站60公里。同时,泗河源头、儒家文化都是作为其重要发祥地。在泗水东部,许许多多像潘坡村一样的村庄,依靠泉水、依靠文化做都出了不少文章。

打造文化旅游名片那么,泉林泉群为何被誉为“海岱名川”?据当地人介绍,泉林的泉群不仅有娇丽的容颜,更有厚重的历史背景与传说。有孔子驻足的在川处,春秋时期的古卞国、求雨龙降的陪尾山,大禹治水的荷魂柱,将军坟和龟驮碑,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留下了“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沉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千古华章。

泉林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春秋时期该地曾为卞国,是儒学名宿仲子故里,清代乾隆、康熙二帝在此建有行宫,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此外,相传泉林历山附近还曾是舜帝生活的地方,如今,一个以大舜文化和旅游的文化产业园正在规划中。该园建设以“拜大舜,求大舜,做和顺人家”思想为主题,把宣传弘扬舜文化和人们求顺、求吉、求福的传统观念相结合,以展馆、园林、雕塑为载体,用静态展示、体验参与的方式,将在与平邑县城相距6公里,以历山为中心的附近村庄,打造一处在整个鲁南地区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新闻推荐

强化设备管理提高电网运维水平

电网是供电安全的物质基础,建设坚强电网是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泗水县供电公司以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设备质量为物质基础,攻坚输电线路防外破、配电网运维管理等薄弱环节,持续提升电网设备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