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宁市2017经济“成绩单”出炉:GDP突破4600亿元! 居民收入再次“跑赢”GDP 本报记者 宋娜 通讯员 孔伟

济宁晚报 2018-02-09 11:43 大字

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50.6亿元、增长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497.97亿元、增长4.4%

第二产业2122.16亿元、增长6.6%

第三产业2030.44亿元、增长8.3%

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18.3亿元、增长4.7%,增速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量达:575.6万吨下降2.0%

蔬菜种植面积:增加59万亩,产量达716.8万吨、增长13.6%

水果产量29.1万吨增长10.5%

农业

■关键词:

融合

2017年济宁市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稳中提质。此外,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在营改增税收政策推动下,服务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尤其以信息、租赁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服务业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7:45.6:43.7,服务业占比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增速快于第二产业1.7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工业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8.6%、提高0.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涵盖的8个行业实现全面增长,合计增长15.82%、快于规模工业8.6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1%、同比提高8.95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工业

食品、纺织服装、家具、医药、橡胶5行业

支撑全市技改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49.0亿元、增长22.9%,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2.4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

城镇市场增长8.2%

乡村市场增长11.6%

化妆品类增长15.1%

金银珠宝类增长11.1%

照相机类增长38.7%

文化办公类增长22.9%

■关键词:转型

去年,济宁市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千亿技改工程、“百企护航”行动等重大工程为抓手,聚焦“四新四化”项目,助推重点企业、主导产业发展,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力度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发力。

现代服务业

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引领作用增强,同比增长30.9%,比上年加快23.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2.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外向型经济

201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40.1亿元,扭转上年大幅下降局面,同比增长17.9%,高于全省8.9个百分点,跃居全省第2位。进出口总额414.4亿元,同比增长15.2%

■关键词:收入

与工业效益提升相一致,城乡居民收入再次“跑赢”GDP。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420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5元、增长9.0%。自2010年起连续8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

济宁市新增“四上”企业1133家,比上年增加362家,居全省第4位。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8.8%,增速分别快于全部投资4.2个百分点和20.4个百分点

网上零售发展进入快车道,限额以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63.6%、较上年加快45.8个百分点,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54.6个百分点

全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6家、省级17家,众创空间实现国家备案16家、省级备案45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专利质量进一步提高,万人有效发明专利2.54件、增长21.5%

新登记市场主体增幅明显,新登记企业2.7万户,增长11.2%。

■关键词:创新

制图/张体儒

新闻推荐

轮胎修理老店经营半个世纪见证城市变化车好了路平了,补胎的也少了

如今齐传付的补胎店用电补胎,十几分钟可补好一条轮胎。见习记者孙文迪摄四十九年如一日,济宁一家轮胎修理门市部的老师傅齐传付,从地锅到锅炉再到电补,见证了轮胎修理门市部的修补发展史。...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