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联合市红十字会乡村扶贫走进平阴县洪范池镇小黄村为特困村做点事儿 为老乡送个温暖包

济南日报 2014-09-16 17:23 大字

村民们正在领取济南日报的爱心捐款和市红十字会的“温暖包”。

(杨晨 赵晓东 摄)

村民们幸福地领取“温暖包”。

“雨一直下个不停,我们的车已经开出挺远,透过车窗看到当地的村民自发地聚集在村口,一个劲地和我们挥手告别,这是对我们送去温暖的感激,抑或是期望我们的再次到来……”9月15日,连绵的细雨无法浇灭众人投身泉城乡村扶贫解困公益事业的热情。应广大市民和读者的一致要求,本报联合济南市红十字会推出“我为老乡送个‘温暖包\’”活动,走进济南市百个特困村之一的平阴县洪范池镇小黄村,为当地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

为特困村做点事儿

爱在其中

9月9日,本报刊登的《“我为百个特困村做点事儿”——“济南日报·公益泉城联盟”邀你同行》和《乡村扶贫解困 博爱“包”暖千家——济南市红十字会发出“乡村扶贫解困”捐助活动呼吁书》的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热心市民和爱心企业、单位打来电话,建言献策,希望为泉城乡村扶贫解困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本报“我为百个特困村做点事儿”公益活动启动后,记者通过市农办与到平阴县洪范池镇小黄村“第一书记”姜鹏飞取得了联系,并确定在9月15日到该村开展公益帮扶活动。“13岁的小燕,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现由外祖母抚养,其外祖母家庭无经济收入,生活困难;7岁的小可,父亲患尿毒症已去世6年,母亲改嫁,现靠祖父抚养;6岁的小诺,父母离婚,靠祖父抚养;已上初中的小通,父亲去世,母亲一级精神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靠政府低保金维持生活……”首批急需帮扶的困难家庭名单在记者手中感觉格外沉重。报社很多记者、编辑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打来内线电话,要求为特困村的这些困难儿童捐款捐物,仅仅一下午的时间,数十个印着“济南日报”字样,装满爱心的信封就送到了记者的桌前,更有记者给困难儿童小燕写信,鼓励她战胜困难健康成长,有的记者编辑甚至表示愿意跟队参加活动……我不禁感叹,一个单位的爱心公益力量已然如此强大,如果把全社会的爱心集中在一起,那特困村的脱贫也指日可待。

乡村扶贫解困,济南市红十字会也责无旁贷。市红十字会联合本报向社会募集“粮油包”、“衣物包”、“厨具包”、“文具包”等贫困家庭急需的生产、生活、学习用品。然后根据小黄崖村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利用周末时间,把社会捐赠的物品装箱打包,力争尽早把泉城人民的爱心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为老乡送个温暖包 暖在心中

9月15日8:00,本报联合市红十字会推出的“我为老乡送个‘温暖包\’”活动正式启动,市红十字会的领导及工作人员、济南日报的记者编辑、“兵妈妈”齐亚珍等市民代表因为公益事业走到了一起,载满泉城人民爱心的车队从市红十字会备灾中心缓缓出发,向小黄村驶去。因为连日降雨,乡村道路更加泥泞,原本1个半小时的车程,开了2个半小时,可是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糟糕的天气状况反而坚定了大家帮扶困难群众的决心。据小黄村村党支部书记许士刚介绍,该村位于洪范池镇政府东部纯山区,距镇政府4公里,村民以玉米、地瓜种植为主,无水利条件,靠天吃饭,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你们这次活动真是给俺们办实事啊,给俺送来棉被、花生油、保暖衣、杯子、盘子、床单……送的太全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送温暖啊,多亏了红十字会和报社的帮扶……”70岁的村民李宝珠紧紧握住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到家里来了“客人”,他的妻子于桂芳躺在床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记者观察发现,李宝珠家的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破旧不堪,看得出家里已经许久没添置新物件了。村民告诉记者,于桂芳从去年患尿毒症至今,花费已超过3万元,至今每星期两次去医院透析,目前家庭入不敷出,欠债累累,而这种大病致贫的情况在村里很常见。

从李宝珠家出来,踏着泥泞的乡间小路,一行人来到村民许诺的爷爷家,今年6岁的许诺,父母已经离婚,靠爷爷来抚养,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济南日报团支部书记张兆平把报社员工捐赠的爱心款送到老人手中,看着送来的童装、书包、文具以及棉被、油盐等生活用品,许诺的爷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小黄村村党支部门前,20户困难家庭的村民代表逐个签字,领取了市红十字会送来的“温暖包”以及报社送来的爱心款。村民们像过节似的聚在一起,一声声感谢挂在嘴边,一片片幸福甜在心中。

即日起,本报“公益泉城联盟”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我为百个特困村做点事儿”的活动。无论你代表了个人,还是家庭;无论你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你是给困难群众送温暖、送健康,还是送未来、送希望,只要你有一颗公益之心,愿意为全市特困村的困难群众奉献一份爱心,那“公益泉城联盟”就会主动牵起你的手,与你携手前行。也许我们的公益之路还很漫长……但我们相信,每一次公益举动,都是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迸发与表达;我们始终坚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期待在公益事业的每一分付出,都会成为点燃社会公益精神的火种……

(本报记者 杨晨 实习生 赵晓东 通讯员 路苗苗)

新闻推荐

三年带领村民趟一条长远致富路——记平阴县安城镇东土寨村“第一书记”彭超

今秋收获核桃的村民热情邀请彭超尝尝“纸皮核桃”的味道。如今,东土寨村的核桃林面积将近270亩。村里安上路灯后,村民夜间串门方便多了。今年春天,济南市园林局向东土寨村提供了1万...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