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兴福街道为民生担当让创城出彩

济南日报 2017-11-18 12:11 大字

济南西站西广场大屏幕播放创城宣传片。整齐划一的门头房牌匾

居民在德州路健身广场锻炼。济南西站志愿者为乘客提供服务。锦绣城社区主题广场马路市场整治后道路恢复了原貌。

济西社区志愿者们美化社区环境。锦绣城社区的小记者团

每天兴福街道办事处创城小组微信群总会不时传出“嘀嘀嘀”的信息提示声时,创城并没有随着检查结束而沉默。“安排两名同志配合西客站广场管理人员调查、摸底西客站周边黑出租违规揽客、乱停车情况。”这里有最新的创城部署;“今日协调配合西站交警中队对辖区违停车辆进行了疏散,共劝离43辆。”这里有最新的工作进展;“向正在一遍遍地清扫道路的环卫工人致敬。”这里有创城工作人员对彼此付出的相互鼓劲……

作为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的落脚地,“兴福印象”可以说代表着京沪来客对济南的第一印象。兴福街道将创城作为提升辖区品质的重要抓手,主动担当,凝聚辖区合力,向重点难点发力,让创城成为了一项百姓获益的民生工程。在“后创城时代”,兴福街道办事处将创城期间工作机制保持了下来,让百姓和群众成为了创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以共治共享的形式让创城实现了常态化。

济南西站服务彰显文明高度

作为济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济南西站第一时间展现着济南的城市形象,是全市文明水平的窗口。

通过加强绿化养护和杂草清除力度,调整更换凸起、碎裂的地砖及有关设施,加大地面冲刷频次,济南西站集中精力查找和清除卫生死角。同时聘请了3家物业公司以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实现了保洁精细化。此外,志愿服务队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从炎炎夏日到眼下的初冬,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了站区的每个角落;在西广场的大屏幕上,在东广场施工围挡上,在多功能垃圾箱上,278处公益广告时刻传递着文明的气息。

济南西站的7个志愿服务岗亭提供着全天24小时的服务,乘客一旦遇到困难,无论是问路咨询,借用雨伞、充电器等这样的小事,还是要求帮助老年人、残疾人接站送站,工作人员有求必应。虽然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吃饭都需要交替进行,但忙碌的她们总是把真诚的微笑呈现给乘客,在解决乘客需求的同时,也擦亮了“彩虹岗”七色志愿服务品牌。

在这里建成了全市第一处方便母婴哺乳的爱心妈妈小屋,免费的纸尿裤、湿巾、防溢乳垫等母婴用品一应俱全;为解决出租车司机“如厕难、吃饭难、休息难、停车难”问题,济南西站广场管理处建立了全省首个出租车服务区,能够同时容纳60余人就餐,同时配备了出租车免费停车场,可容纳50辆出租车停放,为司机提供了午休的去处……

德州路马路市场直面顽疾创城不打折扣

“原来这里有早市、夜市,上百户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不说,交通秩序也是乱成一团”。每天一大早,家住礼乐佳苑的郑大爷都会沿着德州路跑步锻炼身体,而在短短的几个月前,这样的生活状态却根本无法实现。

路北是礼乐佳苑,路南是兴福佳苑,地处两大回迁小区之间的德州路在商贩眼里极具商机,很快这里自发形成了马路市场。在200米长的路段里,聚集了110多户商贩,其中23户更是搭建起了板房,长期经营。

随着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马路市场的存在虽然发挥了便民设施的作用,但对环境、交通的影响让居民们渐渐无法忍受,群众要求取缔马路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商贩们通过与执法人员打“游击”,使得马路市场始终无法根除,成为了辖区一处顽疾。

今年8月10日起,街道通过疏堵结合、管罚并举等多项措施,对该马路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行动,向占道经营业户发放《关于取缔德州路占道经营实施退路进厅活动的通知》,明确退路进厅工作的截止时间、具体步骤和经营规范,并进行详细讲解,引导经营业户有序开展退路进厅搬迁工作。

为此,街道工作人员每天早上4点就赶到现场,对商贩们进行劝离。同时,街道发挥村“两委”作用,制定实施方案,由村“两委”配合街道城管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巡查,避免马路市场“回潮”。如今的德州路恢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道路环境也干净亮堂了。在与齐州路的交界处,还建起了一处健身广场,每天前来锻炼的居民更是络绎不绝。

新建小区为创城凝聚合力

22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对兴福街道而言意味着城市管理的难度。为了推进创城工作,兴福街道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辖区的每个小区在社区的小舞台上,演绎出了“创城大文明”。

走进锦绣城社区,在各园区的主干道、楼道内,公益广告宣传标牌随处可见,在社区周边的沿街商铺到处可见文明宣传的标识,这些公益文明广告的亮相,引起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让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动员了更多市民爱护自己的城市和家园。

面对小区3500多户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锦绣城社区居委会打出了“创城促锦绣”的口号,通过开展多样的文体活动,凝聚小区的创城氛围。社区还成立了“锦绣电视台”,“小记者团”的孩子们捡拾垃圾,规劝不文明行为,主动维护起了小区环境。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们也主动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本应是自上而下的创城入户走访,在锦绣城却变成了群众对群众的宣传,社区居民主动投入其中。为做好创文明城入户问卷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率,他们不惜牺牲休息时间,穿梭在小区各楼宇之间开展创城入户问卷调查宣传活动。

居民入住绿地中央广场小区后,先后遇到了天然气开通延期、房产证无法办理、黑旅馆猖獗等一系列问题。兴福街道、绿地社区居委会迎难而上,联合公安、司法、消防等执法机关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打击了黑旅馆,净化社区治安环境;组织社区居委会、地产、物业、水电等职能部门、居民代表多方参加的协商民主会议,将每个问题落到实处,慢慢的,小区居民对社区由“恨”转爱。

目前,绿地社区的工作重心已由处理地产、物业前期遗留问题,转变为开展社区服务和文体活动。居民们成立了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实现了从社区居民“群情激愤”到社区志愿者“群策群力”的转型。

在其他新建小区,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顺安社区通过健身器材、晨练广场等便民设施配套,将全市廉租住户最多的小区,积极打造为“乐享顺安生活”社区;恒大雅苑、金科世界城等新建社区积极联合物业、地产公司,在社区内高标准设置公益广告,同时抓住社区居民交房入住的时机,开展入户创城调查宣传。

济西铁路生活区老旧小区创城换新颜

济西铁路生活区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小区,经过40多年的洗礼,社区环境变得老旧。社区居民也以老年人为主,楼道屋顶堆放杂物、圈地种菜等生活习惯让小区环境更显无序。想要劝说老年人他们改变习惯并非易事。今年70多岁的于桂兰家住24号楼,她就是这些老居民中的一员。近日,于桂兰却主动清理了堆放在楼道里的垃圾,“以后捡到垃圾我就扔到垃圾箱里,菜园我不种了,大家为了让社区变得越来越好都在流汗,我不能给咱济西拖后腿。”于桂兰说。

街道针对背街小巷、老旧社区重点难点集中整治。在工作中,街道通过排查突出问题,抓住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管理的矛盾点,开展了整治工作,让市民在创城中得到实惠。原本破旧的居民楼粉刷一新,原先一个星期清理一次的大垃圾箱换成了随处可见、一日一清的垃圾桶,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有了保洁队伍,随意停放的自行车、电动车有了停车棚,路面平整了,盼了十几年的路灯也亮了,出行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了……借助创城,济西铁路生活区这个老旧小区迎来了新生。

“原先我总觉得创城是政府的事,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更没有想到创城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小区里的这些变化是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想到的。”社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像于桂兰一样,在看到社区环境改善后,主动加入了创城志愿者的队伍,老邻居们携起手来一起创城,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牌匾整治创城的高标准与新亮点

随着西客站片区的开发建设,各小区纷纷入驻,作为商业配套的小区门头房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不少商户为了增加吸引力,造成了牌匾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影响视觉感官,有的更是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济南西部新城,兴福街道对牌匾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作为辖区的主干道,全长约4.6公里的齐州路沿线已投入使用小区14个,2年内陆续开业的沿街商铺约200余家。

街道将规范提升沿街商铺门头牌匾,作为

美化市容提升城市品质的突破点,在齐

州路率先开展了沿街商铺门头牌匾规

范提升工作。

街道积极协调区城管局,在广泛征求沿街商铺业主意见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传媒公司根据街区特色设计新广告牌匾,实现了街头立面为之一靓、整体容貌为之一新的效果。下一步,沿街商铺门头牌匾规范提升工作将在辖区其他主次干道分批分次展开,力求将辖区商业门头房打造成全市亮点。

“整齐划一的牌匾看着就舒心,感觉道路都宽敞了不少。”辖区居民告诉记者,原本一些违规的立柱广告牌在这次改造中也消失了,不仅美观,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目前,齐州路匾规范提升项目在大金新苑段、绿地中央广场段已取得明显成效。

在得到居民支持的同时,牌匾提升改造也赢得了商户们的认可。“牌匾的提升是大家能看到的,不仅如此,街道还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将我们商户的信息放到了网上,打开地图APP就能看到我们的店铺,生意比以前还要好。”齐州路一家商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版撰稿/摄影 本报记者 张龙 通讯员 刘文建 生伟伟

新闻推荐

创建文明城市是城市对每个人的脉脉温情

最美护士开文旅游啄木鸟中国好人陈国瑞□本报记者郭歌在济南,有这么一支爱心队伍。市血液供保中心的门前再度涌现出不少爱心人士,为昏迷不醒的30岁产妇王贝献血,再现众人拂袖救人的...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