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民政力量书写文明城市的故事——济南市民政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济南日报 2017-11-18 12:11 大字

□本报记者

兰萃 邱天

通讯员

李越千 孟健 吴俊旭

市民政局局长张洪武带队检查路牌公益广告情况。(邱天 吴俊旭 摄)编者按

“要让泉城市民因为出色的民政工作而生活得更加幸福”,济南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洪武的话掷地有声。可以说,民政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最接地气的“民心工程”。

当济南市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立足岗位当先锋 贴心民政促创城”的工作主题,举全局之力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市民政局在社区建设、公益广告宣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目标任务,精准对标,精细推进,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贡献民政力量。

“创城”有你我的力量,也有济南民政人踏实为民的工作态度以及全心全意打造民政品牌的心愿。

公益广告擦亮“文明窗口”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按照市文明办有关要求,市民政局也在努力着。

“妈妈,这里的图画真好看,我也要讲文明!”8月2日,市民王女士带着6岁的女儿逛街,看到街头的公益广告,女儿晓晨如是说。

据了解,为了做好公益广告宣传工作,市民政局一是制定《济南市民政局路牌公益广告设置宣传工作方案》,对公益广告设置范围、设置内容、责任分工和实施步骤进行了明确。其次,召集专业的路牌设置单位对市区路牌公益广告画面设置更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要求按时完成有关任务。最后,按照市文明办统一要求,印制公益宣传画面4600幅用于路牌画面更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保障公益宣传效果,市民政局将市区所有路牌广告画面全部更换为创城公益画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路牌巡查维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高新6区民政部门集中开展路牌巡查保洁,将路牌的巡查、保洁和维护纳入日常工作范围。组建“路牌公益广告巡查微信群”,对发现的路牌公益广告画面未更换情况及路牌破损污染情况随时上传,并及时反馈至广告公司,要求其整改落实,累计报送修复相关问题2000多件(次)。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巡查巡检作用,调动一切可用资源,采取路牌问题“随手拍”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微信群,并督促设置公司抓紧整改。

33个测评项目凸显“民政力量”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作为此次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承担了4大测评体系中的33个测评项目,牵头负责2项重点工作。创城工作启动以来,该局党委研究制定了以“立足岗位当先锋、贴心民政促创城”为主题的总体工作方案,成立了党委书记、局长张洪武任组长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机关党委,负责承接市文明办交办的工作任务,并综合协调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的创城工作。同时,局属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局系统上下都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该局对于此次创城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怎样才能打赢创城攻坚战?来场总动员!”“创城”工作启动以来,该局共组织召开系统创城部署动员会议30余次,发动创城志愿者800余人次,制作社会公益广告宣传6000余幅,协调市直部门、街道、社区单位100余个,审核、修订网上申报材料10余万字,使得创城任务“接得住、落得实”,确保文明创建责任不落空、工作推进不断档。此外,该局还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3个专项督导小组,根据实地考察任务,开展专项督查、现场办公、突击检查30余次,指出存在的测评薄弱项问题90余个,确保了全市民政系统各项测评项目精细对标、精确达标。

民政救助兑现“民政承诺”

谈起怎样开展“创城”工作,张洪武这样对记者说:“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将工作做得更细致,就是为创城尽了力。”民政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全市创城工作的重点,民政救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城”工作启动以来,市民政局成立5个救助小组,围绕重点区域,携带救助物资,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对自愿来站求助的,将其接回站内;对于身体有疾病需要及时救治的,先救治后救助;对于需要护送返乡的,安排专人护送返乡;对于拒绝入站接受救助的,视情况发放食品和衣物。民政人的救助,让那些外地来济而又无依无靠的人们得到了温暖。

为做好民政救助工作,市民政局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对不了解救助政策的市民详细解释相关救助政策;对于地址清楚,来电人要求救助的,由值班人员详细记录,并形成现场救助派遣单,下发给各救助小组到现场救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市民政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单位集中开展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发放救助物资。

据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提供的材料显示,仅“创城”测评期间,市区共救助70余人,其中接回站内37人,现场发放救助物资并劝离30余人。2017年5月至9月底,全市共开展站外救助400余次、救助162人,范围覆盖汽车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恒隆广场、万达广场、和谐广场等大型商圈,省立医院、市儿童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以及泉城路、经十路等城市干道。救助站业务大厅共接待受助人员1302人次,其中未成年人66人次,疑似精神异常200余人次。接听热线电话1700余起,接待公安护送人员320人次,接待外站护送人员269人次,甄别问询滞站人员200余人。物资救助方面,共计提供车票751张,瓶装水1000余瓶,衣物30余套。

文明教育诠释“民政精神”

张洪武说,一个有温度的“文明城市”,需要有丰富的“精神内核”做支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做好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市民政局济南战役纪念馆制定了未成年人专项接待工作方案,编写了针对性讲解词,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等特殊接待政策,为未成年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红色课堂”、“烈士,我想对您说”、“小小讲解员”公益培训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受到了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肯定;在纪念馆前开设道德模范专题临展,为广大参观者进行讲解介绍,提升了道德模范事迹的宣传推广效果;馆内馆外实时对接,确保馆内参观观众保持在合理数量,避免拥堵等状况发生,参观团队由讲解员引导入馆,坚决杜绝插队、吵闹现象,强化讲解员在每场讲解中的组织、引领作用,实现了有序、文明参观。

在革命烈士陵园的园区大门、主要道路、广场、办公区等主要场所,设计制作了宣传板、灯箱、条幅、道旗、温馨提示等多种形式的公益宣传广告,广泛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提示等内容;在纪念馆门口、无障碍通道、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处张贴醒目的服务标识和服务项目公示,加大服务公示力度。目前,园区共有宣传展板300余块,道旗20余个,各类灯箱50余个。

在纪念馆路、纪念馆内设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市民政系统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通力配合、积极行动,发动青年职工、高校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明创建工作,打造了文明靓丽的志愿服务风景线。测评期间,志愿者们每日在服务站(岗)执勤,为入园市民提供咨询引导、饮用水、应急药品等服务和便民设施,到园区开展捡拾垃圾、秩序维护、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爱儿童书写“民政思路”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了做好留守儿童保护工作,市民政局对全市60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网格化排查,对每一名儿童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分析评估、建立台账。目前,已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4103份,所有儿童均实现了入学、确定监护人、登记户籍等保障措施。组织医疗卫生、心理辅导专家团队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孤儿进行巡诊查体及心理辅导,开展与“特殊未成年人”结对子活动。

此外,市民政局多次召开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社区创城工作,牵头问卷调查中“对社区生活便利程度的评价”以及“社区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满意率”工作内容,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扎实督导,调度社区创城工作情况400余次,精心准备资料,深入社区宣传创城知识。同时,与奥体西苑社区结对开展文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签订了“共建文明社区 共创文明城市”协议书,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发挥文明单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泉城市民尽享创城成果。”为了这句重如泰山的承诺,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始终在奋斗着;不仅仅是“创城”,更是为了建设“现代泉城”而勠力。

新闻推荐

政府力措与行动并行 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天桥全民齐力提升城市文明

堤口路街道“我爱我家”创城必成志愿者活动宣传市民应知应会100题天桥西辅道人行道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为社区居民发放创城调查问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济...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