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志愿服务为文明济南加分不忘初心,爱心善举点亮一座城

济南日报 2017-11-18 12:11 大字

话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替你负重前行的群体中,有一种人不能不提——志愿服务者。无论骄阳烈日,无论风霜雨雪,在所有人都匆忙回家、上班或寻找庇护时,他们以一种逆行者的姿态,出现在每个大街小巷、每处危险所在、每个需要他们

的地方。目前,济南市实名注册志愿者总

数已超过60万人。或许,您从未注

意过他们,但他们勇于付出不

求回报的形象,理应伟岸

地伫立在每个人的

心中。

拎着锄头去植树 撸起袖子献热血

80后公证员的志愿人生

姓名:刘佳年龄:35岁职业:齐鲁公证处行政财务科科长志愿服务时间:3年

10月17日上午,记者在齐鲁公证处高新区分部见到刘佳时,一头利落短发的她正在各个办公室中忙碌穿行,公证处主任刘趁华打趣道,“刘佳剪掉长头发,忙成了一个女汉子。”

这样一位忙得连头发都没时间打理的年轻科长,却是齐鲁公证处志愿者团队的领军人物。她的同事告诉记者,刘佳几乎参与了所有公益项目。

3年前齐鲁公证处志愿者团队成立之初,刘佳便加入进来,拎着锄头去植树,常年走进社区免费普法,资助贫困户孩子上学……在她心中最有意义的,是多次无偿献血,并在今年9月17日与团队中另外9名志愿者一同捐献造血干细胞,目前正在等待配型成功后进行骨髓移植。

“当看到我们的努力有所成效的时候,心是暖的、汗是甜的、血液是沸腾的,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翻看着自己参与过的志愿活动照片,刘佳不止一次向记者强调,她所在志愿者团队的力量,远高于她个人的付出。

志愿者有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把一件简单的事坚持下去,就是平凡人的不凡之举。 (本报记者曹雅欣)

城市文明体现在每一个路口

六旬翁每天“喊麦”4小时

姓名:袁雨田年龄:60岁职业:退休志愿服务时间:1年

10月17日8:16,在经七纬十二路口西南角,一名身穿橘红色马甲的老人出现在此,右手挥舞“文明交通”小红旗,左手举着扩音喇叭。他叫袁雨田,去年退休后,做起了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目前,他主要负责在路口执勤,劝阻闯红灯的行人和骑行者。

和大多数志愿者不同,袁雨田的执勤方式是一边指挥劝阻,一边用扩音器不停宣讲。每周一到周五早晚高峰各执勤两小时,“小喇叭”从未停歇。袁雨田说,最初他用的是一个普通的扩音器,因为一直不停,往往不到3天,扩音器就要更换电池。

“我曾经目睹过有行人因不遵守交通规则付出生命的代价。之所以加入志愿者队伍,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减少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

2016年7月,济南市面向全社会招募了1000名文明交通志愿者。之后,志愿者们每天坚持在路口执勤,协助交警疏导交通,为城市文明贡献着力量。

志愿者有话说:希望今后市民们提高遵章意识,维护交通安全,这不仅是个人文明的体现,更是整个城市文明的体现。

(本报记者张展铭)

每年“痛心”搜救30余起

希望所有人都不需要救援

姓名:王凯年龄:32岁职业:恒动户外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志愿服务时间:5年

蓝天救援济南直属队成立于2012年,成员大部分为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黑哥”原名王志刚,是救援队的队长,也是一家超市的老板。“寒鹰”原名王凯,是救援队搜救组的组长,也是一家户外运动公司的总经理。像以上两位一样,救援队的100多位志愿者都有自己的工作。

由于拥有专业设备,多年来,救援队接到最多的任务是水上搜救,“济南平均每年会接到30多个。”

去年长清区有一个23岁小伙儿,酒后不慎坠入黄河,当王凯等几位志愿者到达现场时,一位满脸泪水的老人跪地请求,“孩子的性命全靠你们了。”然而最终救援队打捞上来的只是一具尸体。

王志刚向记者表示,溺水者大部分是8至15岁的孩子,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黄河。为了避免孩子溺水,每年7—9月,救援队都会在黄河沿岸巡逻、劝阻。此外,救援队成员曾多次进入中小学校园做安全宣讲,“只要有一个孩子在危险面前能够想到我们所说的,就知足了。”

志愿者有话说:接到任务后,有的队员需临时请假,有时会稍有耽搁,希望大家能多一分理解。同时希望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灌输更多的安全理念,“每天都接不到救援任务就好了。” (本报记者王希涛)

最美“的姐”化身文明交通志愿者

手持小红旗 心系文明路

姓名:黄玉英年龄:50岁职业:出租车司机志愿服务时间:3个月

“手持小红旗,心系文明路”,在黄玉英的微信朋友圈,这句话被很多微信好友点了赞。作为一名出租车老司机,黄玉英一年中有将近一半时间是在车上度过,她深知交通安全对全民幸福的意义所在。今年7月份,她主动加入了济南市交通文明志愿者队伍。

“知道济南要创建文明城市,我觉得这是济南人的一种荣誉,而交通秩序正是一个城市文明的体现。”黄玉英说,在创城期间,她在济南市区几条重要道路上充当交通文明志愿者,尽管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但仍存在个别人不听劝导乱闯红灯的现象。

“有一次有个中学生因为骑车闯红灯被我劝阻而骂了我一句,当时我心里虽然有些委屈,但一想到我手中的小红旗便不自觉向他传授了交通安全知识,最后那个中学生听了我的话静静等红灯。虽然手中的小红旗看似不起眼,其实承载着一定责任。”

“志愿者服务带给我的是快乐,当看到人们都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时,我的心里有很大的成就感。”

志愿者有话说:期望济南能越来越好,我会继续坚持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由亚男)

火车站做导引 日刷近两万步

一次小失误逼出“活地图”

姓名:陈钟鸣年龄:33岁职业:山东鲁邦律师事务所行政主任志愿服务时间:10年

自2007年加入泉城义工以来,陈钟鸣用10年时间诠释了一名忠诚青年志愿者的形象。

陈钟鸣有个外号叫“活地图”,市区内约200条公交线路站点,各类宾馆(商场、旅游景点)位置,风味小吃、特产购买地点,他随口就能说出来。在十一运会、泉水节、非遗博览会等各类济南市举办的大型活动中,陈钟鸣都大显身手。

其实,他以前是个地地道道的“路痴”,出门辨不出东西南北。有一次在济南火车站附近,一位外地游客问他乘车路线,由于当时公交线路刚刚调整,陈钟鸣给这位游客指错了站牌。虽然他及时追上游客并将其引向新站牌,但这件事给了他很大触动:小小的误导就足以让带着大包小包的外地游客走很多冤枉路。从那时起,陈钟鸣就开始狂背市内公交线路图。

今年3月,济南火车站“人脸识别进站”系统刚上线时,很多乘客都不知如何操作,陈钟鸣与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进站口帮助每一位乘客操作进站。“就在进站口那狭小的空间里,我们每天都能刷一万八千步。”

现在,陈钟鸣已经成为大学生义工熟知的“陈哥”,在由大学生组成的“泉城义工交通文明服务团”中,狂背市内交通路线图成为一代又一代义工的“保留项目”,这些洋溢着青春笑脸的义工,在最拥挤的公交站牌,为八方游客义务导乘,展现了济南人的热情好客。

志愿者有话说:泉城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让文明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报记者闫珍珍)

一个月提交巡访报告600余份

用实际行动为济南“加分”

姓名:张新华年龄:65岁职业:退休志愿服务时间:一年半

去年6月,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张新华加入了旅游啄木鸟队伍。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对各大景点、旅行社、饭店等进行明察暗访,并将基本情况向市旅发委提供,促进旅游市场规范发展。

今年5月,张新华和60名旅游啄木鸟分成6个团队,分赴各区,对星级酒店和旅行社进行巡访。起初,有的被巡访单位并不配合。张新华与他们近距离接触,告诉对方,旅游啄木鸟是一支纯公益的队伍,目的是推进济南旅游市场的发展,为济南加分。对方被深深感动,巡访得以顺利进行。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巡访酒店和大小旅行社共500多家,提交巡访报告600余份。

当时正值济南最炎热的季节。旅游啄木鸟的成员,大都是5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在巡访中,大家自带干粮和水,任劳任怨。一位成员得了重感冒,为了不耽误巡访一直没去医院,直到咳血,才被女儿硬拉着去了诊所。没想到,注射头孢后身体发生了过敏反应,被救护车拉进医院抢救才脱险。然而,当天下午,这名成员就重返巡访队伍。如今,正式注册的旅游啄木鸟成员已有500人左右,这样的感动,也在不断上演。

志愿者有话说:希望每位市民都秉承“胸怀大爱,忘我奉献,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旅游啄木鸟精神,对济南的文明和发展负起自己的责任。 (本报记者胡磊)

用志愿服务弥补信息传达短板

“热心肠”投身环保宣讲

姓名:付寿民年龄:24岁职业: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志愿服务时间:5年

付寿民是朋友、同学们口中的“热心肠”。2012年,当时还在攻读本科的他就开始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上过山、下过乡,污染企业斗流氓,基层养老院帮扶孤寡老人忙……”读研后,他加入山东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投身环保宣讲工作,为济南多个小学做环保宣讲。内容小到垃圾桶分类使用,大到公共资源利用。

孩子们对于环保的应对措施天真却不失创意。一个学生提出,在地下建立一条传送带,连接大型单位和垃圾处理厂,以减少道路运输垃圾带来的二次污染。“如果学校和社会给他们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一定能激发他们想出更多有价值的创意。”

多年来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付寿民感受最深的是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对于环保政策和环保知识的理解参差不齐。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有时候老百姓理解并不全面。“其实,志愿者的服务恰恰可以弥补信息传达的这一块短板。

志愿者有话说:希望更多人参与环保志愿服务,传播知识、政策,呼吁人们主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本报记者张帅)

为社会多出一分力

志愿服务让人生不留遗憾

姓名:李海洋年龄:30岁职业:济南水务客服中心热线科科长志愿服务时间:12年

今年,济南水务泉城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先后与15个社区搭建了联动平台,提供志愿者服务近200余次。从业13年的李海洋,常利用闲暇之余,带领志愿者们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为创城工作增光添彩。

5月20日,李海洋在学雷锋志愿者岗亭值班。当天,马路对面停放了一辆私家车,车内突然发生自燃,其他市民只得躲得远远的拨打火警电话求助。李海洋发现异常后,立即过去观察,在确定险情后,马上折回值班岗位,取出灭火器实施救援。因为火情紧张,用光了6个灭火器,火势得以控制,在消防车赶到前,为车主降低损失,并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说起灭火的事,李海洋显得非常淡然,“当时就想着赶紧灭火,如果车辆发生爆炸,对过往的行人、周边店铺危害更大。”

近年来,他与志愿者成员主动与福利院、贫困小学、孤寡老人结对子,不定期进行定向帮助。“每次我们去,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们就满足了。”

志愿者有话说:为了社会、为了下一代,为泉城的建设发展多出一分力,做点有意义的事,使人生不留遗憾。(本报记者李娜)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你我共圆梦 继续前行踏上新征程

亲爱的市民朋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经20年众志成城的拼搏,历经20年艰辛求索的奋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终归济南。2017年11月17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代表泉城济南领取了全国文明城市...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