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古黟俗谚世代传
■ 吴寿宜
第一次看到用文字记载的古黟俗谚,感觉别有一番意味。古黟俗谚不仅用黟县方言说来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其教化作用非同寻常。一些黟籍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也不时夹杂着古黟俗谚,以增加说服力。乡村老妇更是俗谚不离口,在喋喋不休的唠叨声中传递对后辈的关爱。
如果说古黟楹联是以联面书法形式,通过观赏来启迪后代,姑称“眼教”;那么用黟县方言来说教的俗谚就可谓“耳教”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即通过日常的眼观耳听,在耳闻目睹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古黟楹联好似“阳春白雪”般高雅深远,与之媲美的古黟俗谚则恰似“下里巴人”般通俗易懂。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可谓珠联璧合,不可或缺。
古黟俗谚所表达的内容,几乎囊括了人世间的方方面面,有关家教与修养的内容最多的。如反映勤俭持家的“早起三朝,当一工”;“只有懒侬,没有懒土”;“六月不晒背,十二月没得靠”;“家有千金,莫点双芯”;“俭要俭米瓮尖,不要俭米瓮底”;“轻松钱不算钱,扁担钱万万年”。要节约粮食的“碗底金,碗底银”;要吸取教训的“上当不学乖,眼泪当尿拉”;讽刺奢侈浪费的“千日排柴,不够一餐腊八粥”;嘲讽好吃懒做的“讨饭三年懒做官”;不长记性的“狗对屎缸发誓”;不要沾染赌博恶习的“久赌神仙输”等。
许多古黟俗谚可谓黟人传统美德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古人质朴的好恶观。如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还了人家债,心里才宽泰”;“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能忍一时气,得免百日忧”;“犁不着,耙得着”;“卖田卖地,不卖手艺”;“雄汉不怕,善汉不欺”;“相争无好言,相打无好拳”;“蜘蛛肚里一肚丝,各人心事各人知”;“催侬过岭,不能催侬过颈”(喻不要催人快速吃饭)。反映养生保健之道的“干干净净,难得生病”;“上床萝卜,下床浆”(把夜晚睡前吃萝卜,早晨起床喝豆浆作为补品);“清明吃一根,到老都不昏;清明吃一夹,到老都不瞎”(指清明时节吃些马兰头之类野菜,对保护视力大有益处)。
古黟俗谚最大的特色是形象生动,朴实无华,言简意赅,好记实用,且不乏风趣幽默。像“先出眉毛,顶不上后出胡须”(喻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话不平有人驳,路不平有人修”;“远路无轻担”;“只扶新娘上轿,不管新娘拉尿”;“人老话多,菜老筋多”;“活不祭喉,死祭木头”(指应在长辈健在时多尽孝心);“人心高似天,做了皇帝想成仙”;“一身跌下井,耳朵挂不住”(喻大势已去,不可挽回)。
在古黟俗谚的传统文化宝库里,清代黟县古筑村人程煦的《劝世词》,可谓篇幅最长的俗谚诗集了。此外,还有一些有关气象、农事等方面的俗谚,也独具地方特色。如“春怕明星,夏怕暗”;“人怕老来苦,稻怕秋里干”;“桃李开花,地里种瓜”等等,不胜枚举。古黟俗谚经过千百年的锤炼,颇富哲理和情趣。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也不乏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这就需要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优秀的古黟俗谚世代传诵下去。
新闻推荐
近日,黟县宏村派出所民警开展上门服务,先后为1329位70岁以上老人采集照片等资料,为他们建立档案,更好地提供服务。本报通讯员 汪超纲本报记者 潘成 摄...
黟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