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面向未来一路前行
6月13日,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在安徽大学启动。一次普及文遗知识、提高文遗保护意识、唤起青年一代关爱和保护文遗的热情及责任的行动,引人关注——
■ 本报记者 晋文婧 文/图
来到一个地方,乐见风土人情;走进一所高校,乐见年轻身影。今年,省文化厅与安徽大学联合举办系列文化遗产活动,“黟县百工”展、全省文化遗产摄影展、非遗讲座、民谣音乐会、凌家滩遗址“公共考古开放日”等活动吸引了大学生们的广泛关注。主办方提出讨论的话题是:文化遗产的未来,既在每座城市的水土血脉中,也在每个青年人的思想与行动中。
探秘:博物“盟友”在身边
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前不久,安徽博物馆展览陈列联盟成立。展览陈列联盟成立以后,除了让安徽省原创展览陈列走向全国乃至走向海外,更为重要的是走进基层,走近青少年。
去年,全省有113家博物馆、纪念馆纳入省民生工程,实施博物馆开放绩效考评,促进博物馆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展陈内容、讲解水平、服务能力等有了新提升。全年免费开放参观人数178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816万人次。持续数年的“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在业内小有名气。“盟主”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表示,联盟成立后,将根据需求分别将一些原创展览送到安徽省各级各地博物馆展出。创新社会教育方式,尤其注重对青少年历史知识的教育宣传,广泛开展宣讲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将文博知识送到公众身边,是近年来安徽省一些大型博物馆的重要举措。
这份联盟名单中当然也少不了高校博物馆的一席之地,如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等,它们有“镇馆之宝”,有特色展览,更有“忠实粉丝”,热爱文博的学生们,能把每次展览的气氛营造得风生水起。
在“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安徽大学历史系选择与合肥市的一家民营博物馆——源泉博物馆,签订学生教育实习基地协议。从博物馆为学校送展、学校办博物馆,到学校与民营博物馆合作交流,体现了高校对文遗的关注力度与日俱增,高校学子今后的“探秘之旅”可以更加广泛。
揭秘:考古发掘走“江湖”
明天,在含山凌家滩新发掘出土的环壕遗址,将有一次全新的“公共考古开放日”活动。继去年底在凌家滩区域发现韦岗遗址后,此次发现的约40米长的环壕遗址被初步判定为凌家滩古城的保护、排水设施。前来参观考古现场的除了市民代表,还有70多名来自中科大科技考古专业、安大考古专业的学生。
“其实,很多大学生们不甘只当一名‘参观者\’,更愿意做一个‘调查员\’。 ”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对此有想法。前不久,一个标题为“凌家滩遗址外围区域系统调查又开始啦”的志愿者招募帖在网络上非常火爆,帖子内容清新朴实:“期待着你们青春的脚步,唤醒它们。因为有你们,庞大的凌家滩不再孤单;因为有你们,它的卫星村不再湮没。区域系统调查,更希望能有你。 ”朔知常用这样的方式在网络上招募青年志愿者参与考古区域系统调查,都能得到不错的回应。
何为区域系统调查法?主要运用“拉网式”手段,每30米安排一个人进行布点,从而使记录方式更全面、更完整。自2008年底开始,朔知设计了新的凌家滩遗址考古计划,前期工作以调查、勘探为主,后期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发掘。几年来,朔知已大范围开展7次区域系统调查,全面了解凌家滩遗址本体、周边遗址分布等情况。在这些调查队员中,多数是青年志愿者,他们乐意跟着老一辈考古人忙碌,也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带到考古现场。
在安徽博物院的文物保护科研技术中心,年近七旬的金学刚老师和20来岁的李瑞亮是两道不同的“风景”。李瑞亮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谦称自己为“徒孙”。他表示,对于像自己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练就出老师们精湛的文物修复手法尚需时日,但有机会运用到在课堂上学到的文物检测知识,十分难得,自己很珍惜。
李瑞亮说的话颇具代表性:每次参与文物修复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进行实验室考古,他们能从这一过程中找到新信息,提出新问题。这是考古事业乃至文博事业最为新鲜的印记。
再造:传统手艺千般“变”
行走在田野上的青年“调查员”们,有的专注于深埋地下的史前遗迹,有的专注于活灵活现的民间手工艺,并试图合力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这便是安徽大学一群青年志愿者历时三年的努力。
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设立在安大艺术学院展厅的 “黟县百工展”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展览中有实物、图片,有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完成的出版物,还有非遗传承人现场献艺。今年45岁的徽州木雕传承人王德洪从事木雕已有30年,他为展览带来一个精雕细刻的樟木箱,同学们对他的作品特别感兴趣,觉得这个箱子既有实用性又有美学价值,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由安大新闻传播学院左靖老师带领的一支大学生田野调查队在徽州黟县地区颇有名气。 “黟县百工”调研项目始于2011年7月,几年来,同学们进行了10期调研,参与人数近80人次。他们走访了黟县所有乡镇的大部分村落,寻访到90项民间传统手工艺,其中包括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
同学们介绍,寻访黟县百工,一是做档案式的收集和整理,真实记录下每门手艺的时令、工序和用途。大家记录下来的图像、文字,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徽州三雕,更多的是被人忽视的隐匿在生活中的传统器物,甚至犁田、晒笋、裁缝、剃头、做豆腐、刀板香等这些项目也成为同学们镜头下的记忆。二是通过调研手工艺来了解手艺人的精神世界,了解手工艺在当下的现状。带队老师左靖介绍,碧山地区的很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失传或后继无人的困境,复兴当地百工是“碧山计划”的一部分。谈及长远目标,左靖表示,那就是让年轻人参与其中,探求新事物和老手艺的结合,搭建手艺人与艺术家的交流平台,改进创新民间手艺的工艺和设计,使之承载的文化因子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下去。
大四学生邓卓涛在观察这些传统手工艺品的时候很专注,作为设计专业的 “新生代”,他正在为一本讲述古老傩戏的出版物做毕业设计,他认为,从传统的图案、材料和技艺中能汲取到的力量是无穷的。
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为了向青年学生展示文遗的动人之处,从而唤起更多青年人对文遗、文遗与人,文遗与当下等等这些命题的关注——先了解,才能热爱,有了热爱,才能传承。
(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吴江海)黟县制定任务书,画出路线图,倒排时间表,设定预期值,打出组合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乱收费等34项突出问题,该县按照“有专门方案...
黟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