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徽林漫步改姓

黄山日报 2011-07-22 16:09 大字

□ 黟县朱来平

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友好地询问:“您贵姓?”对方答曰:“免贵姓……”在中国,人们历来都非常看重姓名的。有句俗语:“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名是每个人的标志,在现代民主社会更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姓,是与生俱来的,属于宗族。每个宗族有了固定的姓,子孙绵延,同属一姓,就形成了许多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的线索也因此清晰,丝毫不乱。

任何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姓被随意改变,因为那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然而在古代,民众生活不得真正自由,姓的权利往往也不能得到尊重,有时遭遇改姓的难堪境地。在黟县城西南的淋沥山脚下,有一个古村落余光村,余姓是这个村子的望族。大约十年前,我到余光村采风,村里老人就谈到,余光村的余姓祖先并不姓余,而是姓秦。余姓祖先舍“秦”为“余”,是为了避祸。南宋时出现了一个大奸臣秦桧,当时朝廷昏聩,秦桧小人得势,位居要职,陷害忠良,生前权势显赫一时。秦桧死后,朝廷还赠申王,谥忠献。好在历史是公正的,秦桧罪大恶极的行径后来还是为人识破,至南宋孝宗开禧年间,朝廷追夺王爵,改谥谬丑,秦桧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以当时刑律,对如此十恶不赦的奸臣的惩治,要株连九族,凡是姓秦的都可能遭杀头之祸。就这样,为躲避秦桧案的牵连,余姓祖先将自己的姓“秦”字舍去三横,便成了“余”。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是真是假,无法断定。但是类似情形且于史可考的还是有的。史载战国时代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姓田,齐国灭亡之后,其子孙不敢姓田,而改姓法,就是一例。

其实,历史上改朝换代之际,新朝建立之初,旧朝的皇室家族改姓求安,是非常普遍的。他们深知自己的处境是极其危险的,最有效的全身之策便是隐姓埋名,遁迹山野,不但不敢问政事,无心求闻达,甚至连标志着自己血统的姓也不得不放弃。清朝初年,作为明朝皇家姓氏的朱姓纷纷改名换姓,徐珂的《清稗类钞》中“圣祖诏赐朱姓复旧”的记载:朱姓“有改姓林者,并改名时益,改字确齐,隐居宁都,康熙间卒。”康熙帝毕竟是一位英明之主,他知道,如果让慑于新朝之威而改姓的明之宗裔名正言顺地恢复原姓,就能让他们以及所有的大清国人真切感受如山如海的君恩。于是,“康熙戊申,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悉归田里,姓氏皆复旧。盖明既鼎革,天湟贵胄转徙流亡,无不改姓自晦……”这是有头脑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基业,笼络民心,利用姓氏来做文章,想要在民众中树立开明君主的形象。

新闻推荐

孝行西递美德悠长

韶山毛泽东广场 凌家健/摄□ 李刘田生黟县西递,近几年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开发、利用中,挖掘深厚的文化资源,注重当下做好“孝”文章,在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中,走出了自己的路。...

黟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徽林漫步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