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富而教不可缓——走近南湖书院

黄山日报 2011-06-19 16:17 大字

□ 黟县 余治淮 

南湖书院坐落在黄山市黟县宏村南湖畔,是一所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宗族学校。

南湖书院在古徽州众多的书院中似乎没什么名气,然而书院所处环境的优美却是首屈一指的,其所面对的南湖,风光旖旎,四时景之不同,让人感到其乐也无穷。而古村中能与此湖光山色相匹配的,也只有这书院中那琅琅的书声了。

伫立在南湖书院中,我为宏村汪氏祖先能把村中最美的环境用来构筑书院而惊叹,今人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说法,在徽州古人那里早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古之徽州,自宋代以来,对教育便非常重视,其“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教育氛围,使人感悟到这块土地不可低估的前景。不论家境如何艰难,也要设法让孩子读书的理念为徽州人一代一代所传承。流传于古徽州一句俗话“养儿不读书,等于养头猪,一家不读书,等于一窝猪”便体现出人们对读书的看重。

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在中国商界大展身手,成功的商人们为光宗耀祖,报效家乡,捐出了大量资金,资助家乡“振兴文教”,清初,徽州一府六县,仅书院便有54所,而作为启蒙教育的宗族学校和私塾则不计其数。

足迹遍及宇内的徽商,在对教育硬件进行投资的同时,也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氛围带进了这层层叠叠的大山。

当时徽州的书院,大多宗法朱熹为“白鹿书院”制定的学规,采取的是自学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的教学方法,并邀请全国各地名流、学者来书院举办讲学会。

正是这种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得当时徽州人的思想特别活跃,读书,对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产生了强大的磁力。孩子无论日后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必须读书。

徽州商人对教育的重视不仅局限于经济资助,而且身体力行。歙县商人凌珊,早年丧父,弃儒从贾,常为自己不能毕生致力儒学而悔恨,其经商成功后,不远千里为自己的孩子和宗族中的子弟延请名师,自己每天黎明即起,夜深方眠,督促后辈认真读书,每次从外面办事回来,进门听到读书声便感到劳累尽消,病危时仍不忘告诉妻子,如果日后孩子当官,你随他赴任,时时提醒他做个好官,以不负我的遗愿。

徽州古人之所以重视教育,源于他们大多是从中原移民徽州的士族后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是他们世代传承的祖训,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虽然不能学而优则仕,但先儒后贾也使他们感悟到,同是经商,读不读书大不一样。

徽州古人对教育的重视,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成功的商人,也培育了一大批步入仕途的官宦,仅以黟县西递村为例,明、清两朝这个村实授官职者高达数百人,值得一提的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4月,主张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8省在京会试的举子,向光绪皇帝呈上《公车上书》,在奏章上签名的安徽举子仅8名,而其4名竟是徽州黟县人。

徽州那星罗棋布的书院中,流溢着徽商殷切的目光,书院那厚实挺拔的墙体,是以徽商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撑。

清末,盛极一时的徽商开始走向衰微,究其客观原因是政局动荡,战争频仍,徽商所倚重的几大行业被剥夺了特权,而主观上却是徽商所掌握的传统商业知识、经营理念,已远远落后于当时的商业形势,当新兴的资本主义商业已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抢滩时,徽州的书院中,师生们还在闭目摇头念着八股文,昔日那热烈活跃的学术氛围,早已消失在飘渺的历史烟雨中,徽州书院再也无法向社会输出有着激活思想的商业人才。

而徽商在中国商界的节节败退,使得他们再也无力顾及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徽州书院那高耸的墙体,开始在历史的风雨中,一幢一幢悄然倾圮。

徽州鼎盛时期的54所书院,如今不知还保存有几所,但即便是遗址,也值得后人去凭吊,因为古徽州的繁荣是从这儿起步的。

新闻推荐

汲取力量收获感动

■  祁俊卢中火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老区精神,2009年8月初至9月底,本报特别策划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老区、边区行”。盛夏酷暑,一路奔波,在报社总编辑、副总...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