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汤圆子弟”到欧洲科学院院士

黄山日报 2019-04-17 05:48 大字

2004年冯新亮和父母、舅舅在上海开的汤圆店门口合影□记者程向阳吴玉莲

《祝贺!!冯新亮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安鸿飞冯氏家族的骄傲——冯新亮博士》《地大:80后冯新亮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地子规]:访材化杰出校友冯新亮》《小外甥也能当大院士》……4月9日、10日,很多黄山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条这样的信息刷屏,那就是年仅39岁、出生于歙县霞坑镇鸿飞村的冯新亮被选入欧洲科学院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

欧洲科学院又称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外文全称为AcademiaEuropaea(TheAcademyofEurope),成立于1988年,是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共同倡导创立,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的国际科学组织。

欧洲科学院分20个学部,其学科领域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等,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该院院士来自35个欧洲国家,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目前有院士3000人左右,包括5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多位是在当选院士后才荣获诺贝尔奖的。

“汤圆子弟”的逆袭之路

冯新亮1980年生于歙县霞坑镇鸿飞村,在鸿飞就读小学、初中,在歙县高中读高中,后考上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博士学位,2011年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冯新亮的父母均小学没有毕业,是普通的农民。为了培养孩子,冯新亮的父母不辞辛苦到上海打工陪读,开办“鸿飞汤圆”店。他们勤劳且乐于助人,汤圆店口碑载道,他们还把做汤圆的手艺无偿地传授给家乡人,现在上海开汤圆店的鸿飞、洪琴人很多都是从他们这里学习、传承了手艺。

父母再勤劳,但能力也仅限于此,冯新亮的后期全靠自己。读研时就自学德语,自己联系好的研究所去攻读博士,争取全额奖学金,为其后的科学之门打开了通道。

冯新亮的舅舅吴叶生介绍,外甥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父母的勤劳教育和自身的积极进取是分不开的。

鸿飞村民冯学民说:“冯新亮是典型的寒门出贵子,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上过补习班,还是村里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因为家里穷还差一点上不了县中。”

冯新亮的成就

冯新亮200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深造,于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是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讲席教授。2011年开始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017年6月,因为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他与德国科学家克劳斯·米伦共同分享德国2017年度汉堡科学奖。汉堡科学奖主办方认为,冯新亮和米伦的研究增进了人们对石墨烯的认识,且二人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有助于开发能量密度高、充电时间短、稳定时间长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汉堡科学奖由汉堡科学与人文学院于2009年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奖金10万欧元,旨在奖励对社会应用有重要意义的高水平研究。

日前,年仅39岁的冯新亮被选入欧洲科学院院士。

·相关链接·

据上海交通大学官网显示,冯新亮教授是美国化学会会员、德国化学会会员、德国Mainz高分子会会员,并长期担任Nature,NatureMaterials,NatureNanotechnology等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其中,担任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和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专职评判审稿人。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德国DFG自然科学基金,欧盟ESF基金,以色列自然科学基金,意大利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员。

到目前为止,冯新亮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国际顶尖化学和材料学术杂志(影响因子>10)发表100余篇。

新闻推荐

亲近云端上的古村落

●妖瞳/文吴登翔/图我时常在得闲的时候纳闷,这一辈子咋就与徽州特别有缘?也许是我是安徽人,或许是我是皖南人,亦或者我是...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