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幸福景

黄山日报 2018-12-20 07:54 大字

省级中心村——深渡镇漳潭村 坡山云海近年来,歙县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到2020年,全县计划保留165个中心村、449个自然村;2013年以来,已先后整治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27个、建设省级中心村65个、市县中心村10个,治理自然村438个,2016年来连续两次获“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深渡镇成为黄山市首个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雄村镇卖花渔村成为黄山市唯一一个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人居环境不断变美。坚持将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聚焦“脏乱差”,深入开展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农村“三大革命”、“蓝色屋面”专项整治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3年以来,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25处、省级传统村落54处,2018年申报国家传统村落206处,渔梁、棠樾、雄村获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许村镇、棠樾村分别入选首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18个、市级生态乡镇28个、市级生态村55个,省级森林城镇7个、省级森林村庄111个,歙县荣获安徽省生态县、省级文明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称号。五年来,歙县先后清除露天粪坑2235所,清除露天粪缸粪坑7326只,新建改建公厕156所,实施卫生改厕17200多户,“厕所革命”掀起新高潮。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坚持将改善基础设施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先后实施安全饮水工程80多处、电改工程80多个村,完成危房整治改造3500多户,农村基本生活生产设施有效改善;新建村民服务中心46个、文体健身场所72多处、停车场178处,完善提升村文化室76处、村卫生室60多处,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坚持将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省级中心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全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积极创建“一村一品”示范镇、示范村,深渡镇获全国第三批“一村一品”示范镇,72个村获评市级及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全面实施“旅游+”战略,各村因地制宜走出“旅游+古村落”“旅游+产业”“旅游+摄影”的新路子。

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坚持将乡风文明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源泉,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歙县先后获“全国文明县城”“首届全省文明县”,棠樾村、漳潭村荣获首届“省级文明村”,蓝田村、定潭村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坚持以“文明户”“五好家庭”“孝心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夫妻”“好儿女”“好邻里”、好家风、好家训等“十项创评”活动为支撑重点,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全县先后评选表彰先进典型3000多名,这些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在传承中华美德、传播时代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最强有力的保障。各级各部门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实际行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锤炼干部能力和作风,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踊跃奋战在美丽乡村建设最前沿,积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为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夯实了组织保障。

新闻推荐

大数据图解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黔东南和歙县各列市、县级第一

12月10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五批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这批拟列入名单中总共有多少个村落入选?答案是“2646...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