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有位北大首届女生
□ 李 萍
北大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网上网下气氛活跃。
恰在此时我在徽州家中接待从北京返回老家休养的师母——原国际关系学院程令杭教授。提起北大,师母告知,她的姑妈和伯伯叔叔皆是北大学生。这令我吃惊不小,更吃惊的是,她的姑妈还是北大第一届招生的九名女生之一,这位徽州女子,叫程勤若,是徽州人,老家在牌坊群后面槐塘村。程勤若的两个弟弟也先后考取北大。大弟程纶,1916年就读南开中学,1923年考取北大数学系,先后在暨南大学、湖北一中就职。1929年后一直在武汉大学数学系任教,1938年武汉沦陷前,程纶随武大内迁四川乐山继续教学工作。1953年武汉大学院系调整,程纶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数学系任副教授。小弟程绂(fu)考取北大体育系,擅长短跑和跳远,参加过远东运动会。程勤若的唯一妹妹程兢芬考取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2年。解放后历任武汉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和机械研究院化验室技师,是我国首批从事药品检验技术人员和材料化学分析的骨干,后在中科院化学所从事研究工作。一门四子,均考取大学,其中三位被北大录取,这也佐证了她的母亲是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招收的第一位女弟子。程令杭教授开玩笑地说:我们家可以开一所学校啦!
程勤若1895年生于徽州歙县,在家排行老大。中学毕业后于1920年3月入北京大学旁听,同年秋考入北大国文系,同王兰、邓春兰等一道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北京大学实行男女同读的九名女子之一。
大学毕业后不久,程勤若带着陶行知先生的推荐信,回到祖籍徽州,在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即现隆阜中学)任教。这是屯溪最早的中学,1922年陶行知倡办建校,校名“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秋,校名改称“安徽省立第四女子中学校(即皖四女中)”。若干年后,程勤若又受聘安徽省立第二中学(即现休宁中学)任教直到全国解放,1950年她受时任徽州师范学校校长王世杰的邀请,来到了徽州师范学校,一直工作到退休。程勤若在徽州任教30余年,可谓“桃李满徽州”,当年徽州许多名人雅士、学者要员曾是她的学生。
程勤若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一大优势是,说得一口漂亮普通话,用优美、甜润的普通话朗读课文、讲解作品,这在建国初期尚未推广普通话的情况下,非常难能可贵!尽管她是歙县人。程老师特有的柔和语调、清晰吐词与作品中的语言节奏、情感旋律、场面气氛和人物个性、神态,完美揉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定氛围、情境,给学生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平时,程老师还很重视推广普通话,可以算是一位推广普通话的先行者。有一次,几位同学去她家玩。一进门就喊:程老师!他们把‘程\’(chéng)念成‘陈\’(chēn),因为在绩溪方言中,‘程\’‘陈\’的读音都是一样的。程老师笑着幽默地说:“我不姓陈!”大家愣住了,难道弄错了吗?老师见他们愣在那里,认真地说:我这个‘程\’是带后鼻音的(eng),你们喊的那个‘陈\’是没有后鼻音的(en),所以,我不姓‘陈\’,而是姓‘程\’,以后不要念错了。”
程勤若老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上有她的优势,而且在课外指导方面也有绝招。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要求各班级定期出墙报。每次课堂作文后,她挑选一些较好的习作,要学生用稿纸誊清,然后张贴在墙报园地里。这一举措收到了很好效果:一来同学们可以互相观摩、取长补短;二来增强了大家参与和竞赛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热情。
程勤若的一位学生说:程老师教学认真,经验丰富,深得同学喜爱。她上课讲解《诗经》《孔雀东南飞》,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
程勤若一辈子没有结婚。1970年1月16日,因病在歙县人民医院逝世,终年75岁。程令杭教授说她姑妈并不主张独身主义,但她要做新女性,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提倡妇女读书,走向社会。在徽师新建的科学馆落成时,程勤若捐献了5000册藏书给学校。她要求学生留短发。回家看见侄女程令杭的长发,拿把剪刀“咔嚓”一下把她头发剪短,一剪刀下去,还碰到耳朵,程令杭血都出来。老人说到这里不由得哈哈大笑。
此时,这位北大第一届女生形象跃然纸上。我想不是程勤若选择独身,而是没有遇见合适的人吧。那个时代的男人找女人是生孩子,料理家务。愿意找一个北大毕业,风风火火干事业的女子做妻子的男人恐怕很难遇上。这样一位独立,有思想、有见识的女性,放在今天也是不落伍的。
新闻推荐
近日,歙县法院审结2起诈骗案。湖南省邵东县人郭某、谢某经事先踩点、发放宣传单等准备后,于2017年12月11日上午驾...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