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国五大枇杷产区之一歙县,今年三潭枇杷早熟品种已经上市,全面丰收在望。市场总体走势如何,记者前往产地探访——
本报记者 吴江海
5月16日上午,在歙县坑口乡金龙潭村汪龙坑村民组,记者遇到68岁的果农罗荣淦。他蹲在路旁,面前摆着4筐刚采摘的枇杷,开价6元一斤。
“前天枇杷5.5元一斤,卖了100多块。看情形今年枇杷不太好卖,价格也比去年低一些。 ”让老罗更担心的是,传说外地的罐头厂家今年不来收购了。
老罗采的枇杷,黄里透红、十分诱人,为何少人问津?歙县园艺站站长张均明告诉记者,现在采摘的是早熟品种,品相虽好,但甜度不够,口感也相对差些。
“枇杷早熟品种是3年前才开始采摘的,面积小产量也少。老客户还是习惯在传统品种采摘后才来采购,所以早熟品种主要靠果农在当地销售。 ”张均明说,三潭枇杷目前还没有大面积采摘,早熟品种的价格在回升,目前很难推测市场总体走势。
深渡镇漳潭村六组的张军民,既是果农也是经纪人,这几年一直为浙江的罐头厂家收购枇杷。他告诉记者,等级好的枇杷不愁卖,等级差的一般卖给外地罐头厂家。由于今年浙江的枇杷也丰产,目前还没有接到浙江厂家的大宗订单,但一些外地经销商已主动联系我们这边的经纪人,许多果农也开始利用电商、微商平台推介和销售。
记者一路前行,不时可见两侧枇杷树上挂着许多纸袋。一打听,原来是合肥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专门订制采购专供超市销售的。“这家公司今年向果农发放了60万只纸袋,枇杷产量约为20万斤,订单价格随行就市,保底价为每斤6元。 ”张均明说,从去年开始,歙县农委与顺丰速运公司签订了枇杷代理销售协议,当年销售2万多斤。今年枇杷的代理销售,又扩大到了邮政速递物流网络。
坐落在深渡镇棉溪村的歙县绿色三潭枇杷生物科技公司,专门从事枇杷膏、枇杷干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吴红斌说,制作枇杷膏多用残次果,15斤枇杷加工1斤枇杷膏,增值率约为400%。今年公司新增了一条生产线,计划生产枇杷膏5万斤。
三潭枇杷产地集中在新安江畔的深渡、坑口、徽城3个乡镇11个行政村,现有果园面积1.5万亩,正常年景产量为6000吨至8000吨,仅此一项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黄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陆卫明告诉记者,三潭枇杷的传统品种多为5月20日前后采摘,采摘期一般20天。由于枇杷储存期短、不便长途运输,近年来歙县农业部门陆续推广早熟和迟熟品种,把采摘期拉长到两个月左右,避免集中采摘、大批量上市,导致“价低、难卖”。
“歙县特色果品种类多、产量大,要卖上价、有销路,关键在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歙县副县长方蓉艳说,这其实就是一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考卷”,考的是如何补齐短板,打通一二三产业,让小农户生产适应大市场需求。据其介绍,5月中旬,该县将举办三潭枇杷节、新安江山水画廊国际马拉松比赛、百辆大巴游山水画廊、三潭枇杷摄影作品征集大赛等系列活动,做活“枇杷+”文章,将枇杷采摘体验、亲水休闲旅游、摄影采风、户外运动等融合起来,放大三潭枇杷的品牌效应,让更多的果农得实惠、有奔头。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13日下午,歙县在秸秆禁烧工作专项巡查行动中,发现徽城镇鲍川村村民方某某、张某某使用明火露天焚烧秸秆。歙...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