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记者职业,让我们成为一群“游走者”。2018,祈盼这些游走,会有更多的精彩篇章——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黄山晨刊 2018-01-02 14:51 大字

黎小强 吴玉莲 汪 悦 李晓洁 程向阳 姚大盛 汪 嫒 舒 俊 李小云 樊成柱 冯 劼 钟 伟他们是鼓与呼的主角

□记者许晟

梳理一年来的报道,自我评分,合格不是一个问题。

2017年,我多次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报道,结识了一大批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志愿者,见证了黄山市红十字志愿服务的不断壮大。

冠以红十字各种称号的志愿服务队走进敬养老机构,点亮生命的光华;走进中小学校,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普及防溺水等急救知识,让成长沐浴阳光;“我包饺子给你吃”,走进敬养老机构……长期热衷于组织、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一年之内机采血小板的采集量相当于把全身换了一遍血的方勇强;为了宣传造血干细胞和无偿献血知识,多次放弃在建筑工地打工挣钱的吴志明;为了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经常早出晚归,把自家花猪养殖场的猪崽饿得嗷嗷叫的王洪秀;一身红马甲活跃在各地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带动亲朋登记捐献遗体(角膜)、器官的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的登记志愿者姚军花……

这是一群可爱的志愿者,他们有爱心,不计报酬,自愿奉献自身的资源、经验、技能和时间,谱写了一个个红十字志愿服务的感人故事,因此也更加受人关注,令人尊敬。

新的一年,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奉献意识,是社会责任,也是媒体担当。

他们,还是鼓与呼的主角。

夜班路上的感动

□记者吴笑梅

一年又一年,总有些事令人感动、总有些人让人温暖。

2017年的夏天异常闷热,持续的高温天气把昱城变成了大蒸笼。有些晚上,我下班回家,在三中对面的路灯下,都有一位老人在专心致志地读书。他戴一副眼镜,一手捧着书,一手捏着一支铅笔,坐在一张小竹椅上,任车来人往,喇叭声声,他却如入无人之境,那份宁静,那份专注,令人感动,像一股清风,让我在这炎炎夏日感到一丝凉爽。

还有一位在我家附近开了家夜排档的妇女,每次见我下夜班回家,都会亲热地问候一声“下班啦”,有时候稍晚些,她还会加一句“真辛苦”。我对她报以微微一笑,心底却涌出阵阵暖流。她在这开店好几年了,我没光顾过她的生意,也不知她姓甚名谁,顶多算是熟悉的陌生人,但她的那声问候,让人温暖。

2018年,愿感动常在。

不经意,迎来了老花镜

□记者程向阳

盘点收成,竟然是一副老花镜。

一月份,不知怎的,眼睛和文字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到了四月份,“朦胧感”渐强,最后不得不去“吴良材”给眼睛找了个“相好”。

我的眼睛,曾经是我最满意的部位,虽无浓眉大眼之美,也无眉清目秀之魅,只是一双单凤小眼。

无疑,“蒙住”我双眼的罪魁祸首是每天平均千儿八百儿个字,是每天和电脑、手机过分的亲热。细数从事新闻工作18年来,“指挥”过几百万“大军”的文字,作为主要的零部件,眼睛也该老花了。

眼睛老不可怕,重要的是心不能老。

2018,诗和远方仍在。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还是需要时刻擦亮自己的双眼,保持永远的清醒,像狗一样保持灵敏的“嗅觉”,带着“汪汪”去发现无数精彩。

再勤快些多思考些更充实些

□记者李小云

站在新年伊始的“节点”上回头看,既是终点,也是起点。过去的一年里,有为采访任务而四处奔波过,有为扶贫工作而走村串户过,也有为党建工作而点灯熬夜过……打开工作电子邮箱,发稿记录里显示一年里已经“积攒”了40页、约780篇稿件,这些稿件里,除了有常规的任务、宣传稿件外,也有一些及时、突发性稿件,每一篇稿件的背后,都有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2017年,在纸媒环境相对“低潮”时期,黄山晨刊也经历了步履维艰的过程,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我们挺了过来!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报社的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在给予个人动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压力!

回看2017,有收获的同时,个人也存在很多不足,要克服的还有很多。2018,我想,在继续坚定信念,扎实迈开脚步的同时,还可以再勤快些,还可以再多思考些,还可以更充实些,毕竟,新闻工作,是一份永远在路上的工作,是一份永不停息的工作!

有一种改变叫更好!

□记者汪悦

2017年,我以一位新手妈妈的身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经历了几个月时间的调整之后,对职业定位、采访方向有了新的思考。

在日常采访的同时,开启了一系列的大型新闻策划,从“全市老字号调查”到“八项规定五年来”,再到如今仍在继续的“探访徽州古街”“乡村振兴战略之黄山探索”。在采访的日子里,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和同事一起见证了黄山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感受了厚重文化的沉淀。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身上所承担的那种责任。

2018,媒体将有更多的挑战。我也会继续勤奋学习,尽心尽力工作,为报社奉献微薄之力。

我要变得更“美”!

□记者汪嫒

“2018年,代表汪嫒的一个字,美!”某晚,待娃睡着看微信时,顺手点击了朋友圈里一个趣味软件测试,弹出来这个结果,虽然知道是好玩的,但是内心还是莫名咯噔一下,醍醐灌顶的感觉。

时光飞逝,年初我还在初为人母的手足无措中茫然焦虑,一晃眼,娃儿已经一周岁了。这一年,始终充满了紧张感,忙忙碌碌。当还没有完全适应母亲的角色,产假便结束了;尚未调整好作息和心态,工作就来了。因为坚持母乳,我的一部分精力被育儿消耗,长期的睡眠不好,身体的疲惫感也十分明显,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和悲伤。

这一年,稿子不多,也不美,完成每个月的任务考核就满足了;而我自己,也常被家人、朋友嫌弃太丑。没有精致的妆容,甚至没有一件好看的衣服,不修边幅只图方便的邋遢样,美其名曰是展现出了母亲的伟大和不容易,但仔细想想,这顶帽子真不该被扣在无辜的孩子身上。曾经的“做个精致的母亲,带出精致的娃”的美好愿望,与现实实在相去甚远。

“你的内在美和外在美都将升级,达成自己期望的目标,变得更有自信和魅力!”连素昧平生的小软件都能“正中下怀”地测试出我所想要的规划目标,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展开双臂迎接2018

□记者吴玉莲

.2017这一年,从稿件上来看,做了几个还算满意的报道:《大飞机首飞的“黄山声音”》《大国非遗亮相黄山》《文化徽州高峰对话》《振兴乡村的徽州探索》系列稿件。通过这样一些大型活动和系列采访的锻炼,感觉自己在采访和写稿过程中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大学时,老师说“新闻无学”,如今才算有所领悟。

2018年我就30岁了。前段时间,看到有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到了30岁以后,该把自己当成一个中年人了,这样,看待很多事情的角度都会不一样,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不一样。虽然不愿意面对“3”开头的年纪,但是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能与岁月抗衡的,唯有经年累月积淀的学识和修养。

新的一年,祝愿每一位看到这篇文字的读者新年快乐,心想事成;祝愿我的家人、朋友,身体健康,好运连连。

奉献我的光和热

□记者高莺

作为编辑,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的稿件,如何将它们编得出彩,是需要下功夫的。我总是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和版面,从中发现亮点和火花,让版面丰富起来。

说来也快,在晨刊从事编辑工作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可以说是和晨刊一起成长的新闻从业者。十几年来,我始终保持着一份对编辑工作的激情,力求把握每个细节,严格把关每一份稿件,尽量精益求精。

我觉得,做好一名编辑,除了有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积淀。平日里,我会注意浏览重要的时政新闻,也会看一些对编稿有益的书籍,为的就是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蓄能量,从各方面锤炼和提升自己。

回首多年来的新闻采编生涯,回放一个个挑灯夜战的画面,翻看一件件为人精心制作的嫁衣,总会有一种慰藉。

新的一年又将来临,媒体人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会一如既往地保持以往的热情,继续在编辑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精心编好每一篇稿件,精心呵护承担的版面,给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几个第一次

□记者黎小强

盘点2017,几个第一次或可一说。

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作品。3月中旬,春寒未尽,油菜花星星点点,歙县深渡一艘渡船上,法官正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歙县法院轮渡调解室正式开张。首创之举,司法便民,猛料不容错过。于是精心撰稿,幸被《人民日报》登载,其后又被《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重量级媒体选用。歙县法院首次亮相《人民日报》,欣喜自不待言。于是一发不可收,5月份又在《人民日报》发表屯溪荷花池社区时间储蓄证报道,赢屯溪区有关领导点赞。

第一次完成书稿。学中文,不写书,总觉惭愧。便狠了心,历二载,终于去年六七月间完成“养心雅舍”专栏,书稿积20万字。好事多磨,尚未成书,但指日可待。顺便又拾得另一个第一次——省作协会员,自嘲范进中举。

第一次写序。领导出书,嘱编辑并作序。惶恐之余,想破脑壳,终成千字拙文。领导发微信圈,一时受宠乱惊。一把年纪尚不淡定,日后当整改。

无数个第一次丰富了人生。2018,还有哪些第一次翩跹而来?

你不来,我不散。

时光流过,做最好的自己

□记者舒俊

站在新年的当口,回望过去的一年,不禁问自己:这一年你都做了什么?这一年你又收获了什么?

采访本写完了一本又一本,笔芯换了一支又一支,换回来的是报纸上一篇篇或大或小的稿件。一个与文字打交道的职业,每天坐在电脑前码字,是件费神费心的事。一年下来,也不知扼杀了多少脑细胞,但看着自己写的稿件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变化,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得到了一些认可,还是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一年来,我策划组织了“二月二,免费剃龙头”活动,参与了屯溪区“两会”“高考、贫困大学生助学”“回望三十年”“喜迎十九大”等专题报道;历时半年深入基层,采写了“徽州教育村——竦塘”系列报道30篇;还有《90后女孩王雅君:将来要带着爷爷出嫁》《兖溪一村民勇向婚嫁旧习挑战》《不远万里,芬兰女孩11年后回黄山“寻根”》《一针一线总关情》等有温度的正能量新闻。

回望过去,祈盼能给读者讲好黄山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保持发现美好和温暖的眼睛

□记者李晓洁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年头,最初的新鲜感和热情褪去了不少,更多地能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光荣与责任,当然还有艰苦和压力。

这一年来,我的新闻稿件更多的还是以调查类为主,较为关注的也还是孩子、养老、日常生活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类话题,也更多地从采访过程中体会到记者身上那种“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职业理想。

2017年虽然很忙碌,自己对记者角色有了更多的领悟,但工作中也有许多不足及还未解决的问题,也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

2018年,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中不断前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也希望保持发现美好和温暖的眼睛,永远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永远能从普通微小的每一个事物和人中找到值得传播的闪光点。

写好那个“它”

□记者姚大盛

前辈们常说,记者永远在路上,行色匆匆,难免感觉时光荏苒。当“又一年”的时光机器驶过,我耐心地梳理了一下2017年的发稿邮箱,竟发现多达19页,以每页48栏计算,里面发送的稿件居然有900多篇,除去公休节假日以及被“枪毙”的稿件,出版日每天写稿量达三四篇。

当然,这些稿件并非篇篇出彩,它记录的不过是一种工作状态,一种出版日不写稿就会心发慌的激情。

或许,这就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置身新时代的新常态。既然选择了新闻工作,那么就不仅仅关乎诗和远方,恐怕透过一篇篇并不算激扬的文字,更多的是职责使命催促着新闻工作者前行,步履坚定,不畏艰辛,跋山涉水,义无反顾。

对职业要永怀敬畏

□记者冯劼

回望2017年,自己也采写了几篇比较有深度的报道,从年初的报道关于屯溪区社会福利院脑瘫患儿汪程创造生命奇迹的稿子,到后来采写的关于春季黄山赏花的系列报道,每一篇稿件都倾注了很多心血,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职业的厚重和广度。

多年的记者生涯,我已经养成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习惯。很多时候,对于当下的热点话题,也会多一份用心,多一份上心。然而,作为一名新闻人,除了需要广学博览、勤奋实干之外,还需要发自内心的敬畏之心,新闻是严肃的,是严谨的,所以更需要我们去沉下来做深做好。任何的浮躁都是不可取的。

2018年,我将继续根植于自己的那份初心,将新闻做好,将采访做细。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对于那些不懂的地方和自己并未涉猎过的领域,也可以多尝试去学习和拓宽自己的眼界,做一名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新闻人。

学会在夹缝中生长

□记者钟伟

2017年,就要“三十而立”的我,对生活多了些感悟。

2016年10月1日,我可爱的小宝贝诞生了。初为人父的我,似乎站上了人生巅峰。可是,紧接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家里供着房贷、车贷,宝宝出生后,媳妇不能工作,每月还有上千多元的奶粉钱、尿布湿;而此时,远在四川老家的父母也在建造新房。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媳妇和孩子谁来照顾?家庭巨大的开支怎样承担?这些都成了压在我心上的巨大石头。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边忙于“搬砖”,一边要抽身照顾妻女。感情、生活、经济、工作上“鸭力山大”。好在,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妻子给我了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单位也给了我足够的宽容,一年来虽然不易,但好在也忙碌中顺利度过了。

“学会在夹缝中生长。”或许这句话,这是我今年来最大的收获。因为人活在世上,难免遇到各种挫折。但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我们,又怎能被这些挫折打倒呢?

新闻推荐

传奇从未消散 精神不绝于史

私家藏书楼始于何时?有人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儒伏胜冒死抢出一千余册典籍,历尽艰险,藏于湖南沅陵县的一处山洞中,经学火种得以保存。后人用“书通二酉”来比喻读书甚多、学识精湛。所以把二酉洞看作...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