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传奇从未消散 精神不绝于史

市场星报 2017-12-27 01:04 大字

私家藏书楼始于何时?

有人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儒伏胜冒死抢出一千余册典籍,历尽艰险,藏于湖南沅陵县的一处山洞中,经学火种得以保存。后人用“书通二酉”来比喻读书甚多、学识精湛。所以把二酉洞看作中国私家藏书楼的开端。

有这样一个略显悲壮的开端,藏书楼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总显得风雨飘摇。

最古老的藏书阁是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安徽人的藏书楼多集中于古徽州一带,比较著名的藏书楼有:歙县的闵景芬 “尊圣阁”、吴豫的 “延芬堂”。休宁县的吴瓘,建有 “隐微斋”,藏书万卷;宋松年家中的 “紬书阁”,收藏唐代文献最为精全;元代,歙县鲍深建有 “耕读堂”; 婺源县程直方建有 “观易堂”;休宁县程文海有 “三谷山房”……

但是,遗留到今天,仅仅数个。

藏书集于大成,也毁于旦夕。关于藏书楼的传奇从未消散,它是文人的精神家园,也是文人的精神坚守。

现存篇 

祁门万卷楼

渚口村位于祁西,距县城30公里。因其溪水潆洄,环映如锦,背靠成峰,障蔽如城,故别号锦城。

唐乾符年间,祁门倪氏始祖迁居渚口。 渚口为倪姓聚居地,后发展为倪、吴、胡三姓融合共居。村落一面靠山,三面环水,村人称铜锣形、腰带水。

渚口村自古文风昌盛,历代名人辈出。明代倪思辉,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明史有传。清代倪望重,历任浙江诸县知县,以府官致仕,其藏书楼“万卷楼”闻名遐迩。胡士著,清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詹事,他与江南诸多名士之往来,拓展了徽州的人文空间。吴书升独穷经史,开祁门一邑文风。明清两代,村人远游淮泗,经商者无数。倪本高,明万历业盐两淮,起业巨万;清末民初粮商倪尚荣,因修县积谷仓而受民国总统黎元洪“泽被乡闾”的匾额嘉奖。

村内,现存有“贞一堂”、“一府六县”两处古建筑。贞一堂为倪氏宗祠,始建于明初,曾两度遭火灾重建,现存为民国建制,被誉为“徽州民国第一祠”。

“一府六县”即倪望重宅,村人称“新屋里”,建于光绪十年(1884)前后,占地1600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1个府厅,6个县厅,恰合古徽州一府六县建制,同时暗合宅主倪望重先后在五个地方做六任县令并担任过浙江乡试同考官的特殊经历。

与府厅相连的为东花厅,是宅主倪望重的藏书楼,号“万卷楼”, 倪望重酷爱藏书,且搜罗颇富,均用樟木制柜收藏,楼上藏书200余柜,多宋元古本,并在此著有《求我斋全集》。其藏书1950年移送国家文物部门。2004年11月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戴震藏书楼

戴震藏书楼位于屯溪西北郊的隆阜。

隆阜原名拢埠,因横江中来往船只大多要在此拢岸停泊休憩集散货物而得名。后因商业繁盛,小镇日益兴隆,故易名隆埠,简化为隆阜。

在隆阜中街,仍有戴氏大户民宅七房厅等四五处大型徽派民居,其体量之宏大,内部构架之特别,雕饰之精美,仍是徽州现存不多的徽派古民居代表作。而戴震藏书楼临街而立,粉墙黛瓦,石库门斑驳,依然是当年“隆阜东原私立图书馆”风貌。古街上目前还存有戴震读书处、洗砚池、戴氏祖祠等戴震遗迹。

戴震藏书楼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过两次修葺,1982年改名戴震纪念馆,分瞻仰堂、藏书室、阅览室和休息厅四部分。瞻仰堂上安放了一尊戴震塑像,正中悬挂着端木题写的“盖代大师”的额匾。堂中的玻璃柜陈列着戴震著作的手稿、乾隆谕旨等珍贵文物。

瞻仰堂两厢是藏书室,收藏戴震参与编纂的《四库全书》和多种版本的戴震著作及上万册的经史子集等书籍。楼上阅览室收藏着戴震用过的一张书桌,四壁悬挂着楚图南、王力、周谷城、周汝昌、赖少其等学者题写的诗词、楹联。

一代史学大家朱希祖从1935年开始,就为他的藏书免遭兵燹而忧心奔走,寻觅安稳的、理想的藏书之所。最后与学生戴伯瑚商议,最后决定将书藏于戴震藏书楼。他冒着敌寇的飞机轰炸,风尘仆仆地穿行于皖南山区,忧心如焚地看护在路上的书籍,多次转移,直到认为绝对安全为止。

歙县竹山书院藏书楼

雄村本名洪村,大约在元末时,曹操的后裔有一族迁到了这里,他们以《曹全碑》上的一句话“枝分叶布,所在为雄”,于是把洪村易名为雄村。

到了明末清初,雄村的曹姓大出人才,当地有位名叫曹堇饴者前往扬州经营盐业,因为他的才干,多少年后,他成为了两淮八大盐商之一。曹堇饴晚年就嘱咐他的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让他们在家乡雄村建造文昌阁,同时开创书院。

曹家人请了许多的名家来共同进行策划,其中的参与者就有袁枚。书院的建成,果真培养出了许多的文化人。此院建成之后,雄村曹氏一族中举的人就有52位,其中还诞生了一位状元。其中最为有名者,是从这里走出了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二人。这二人在乾嘉盛世之时,先后把持朝政达70余年之久。

竹山书院正堂的匾额写着“理学正宗”。朱熹是安徽的乡贤,这里以朱子学说为正统,当然是非常自然之事。穿过正堂,在一处侧房的圆门洞上看到了“藏书楼”的匾额。关于这里的藏书,仅在其族人曹家珍所写的《雄村志行》诗中找到一点痕迹:“竹山书院惜尘村,东壁图书半剥空,金铎弦歌声已沓,石狮依旧啸秋风。”

桐城半山阁

半山阁建于1903年,是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晚清教育家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藏书楼,现坐落于桐城中学校园内。想当年,他辞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职务,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回来,即创办桐城中学堂,使文风昌盛的桐城,有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中学。

半山阁系两层砖木结构,由楼、阁两部分组成,暗依“楼”西山墙而建阁,外露东山墙,故名。阁楼中悬有吴汝纶题写的“勉成国器”行楷横匾及“后十百年,人才兴奋,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的行楷楹联,鎏金阳文,光彩夺目。因其设计形式和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被古建筑专家单士元、罗哲文、郑孝燮称为“凝固的音乐”。

遗址篇

西溪不疏园

清乾隆至道光时期,在歙县西溪有一所私家园林——不疏园。

园林的主人是汪梧凤,汪梧凤在经学研究方面很有名气,他著有《诗学女为》26卷。他研究的范畴涉及律象、地理、人物、典制、音韵、鸟兽、草木、虫鱼。《诗学女为》是一部具有特色的皖派汉学著作。

汪氏族人购买图书,收藏图书,将自己的图书为学者服务。他们让学者在这里读书、学习、著书、讲学。当时著名的学者江永、戴震等都曾住馆于此。不疏园里孕育出一批学者,形成了一个皖派汉学学派。

不疏园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园林。汪梧凤的儿子汪灼在《半隐阁赋》中描述不疏园的建筑格局:园林的西边五丈地建有半隐阁,半隐阁邻近的建筑是四部书楼,两个建筑中间有一过道相通。半隐阁之所以题名“半隐”,是因为它有半边延伸在曲池的水面上。半隐阁是椭园形的建筑,读书人可以在上面休息或观赏风景。“四部书楼”也称作“勤思楼”,楼中收藏有“二十四橱书”,它是不疏园中最主要的藏书楼。

不疏园一共存世约120年,这也是西溪汪氏鼎盛的120年。

在这个私人园亭里,曾经孕育了许多知名学者。不疏园为学者免费提供住宿、伙食、藏书楼、阅览室。

泾县培风阁

最早的培风阁是一间学馆,它建成于1762年,当时,共有平房四五间,是乡绅朱世美为教育子孙捐地而建,而随着朱氏族人的逐渐壮大,培风阁难以满足需求,朱世美的儿子朱武勋又将学堂扩建,同时在园中建造了一座高楼,里面藏书3.2万余卷,成为远近知名的藏书楼。学馆偕同藏书楼,统一命名为“培风阁”。

培风阁占地近十亩,含意取庄子《逍遥游》鲲鹏展翅奋翼搏击九万里之义;比喻学者要努力培植学风,积小成大,最终实现报效中华的志愿。藏书楼后养鱼池边,竖立一块“天光云影”四字石碑(取朱熹诗句)。往东建一“悠然亭”,亭前又挖两口水池种植荷花。在荷花塘的西南建有“同学堂”,为当年讲学之所。“同学堂”西边有一座以栽种桂花树为主的小花园,园内建一幢楼房。

据史料记载,培风阁藏书之巨,可与唐代薛稷、沈全期、马怀素、武平一,宋代谢泌、杨徽之等大藏书家相媲美。

然而,在民国后期随着学馆的倾覆,经过战乱和时代变迁,培风阁已经藏书尽失,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遗憾。现仅存的遗迹,只剩半亩方塘,培风阁藏书记碑存于黄田中学校内。

新闻推荐

冬至的饺子热乎乎

□记者许晟12月22日,冬至。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驱走了冬天的寒意。一畦披着霜茸的土葱,也被照得亮晶晶的,多了几分绿意。歙县王村敬老院,老人们吃过早饭已有半晌。他们三两相伴,敞开衣...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