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祥峰:黄山脚下的“急救先锋”

黄山日报 2017-05-04 15:01 大字
无论是天空入暮还是东方天际鱼肚泛白,无论是大雨滂沱的夜半还是骄阳似火的正午,当急救电话铃声响起,他总是一跃而起,驾驶救护车载着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争分夺秒到达急救现场,给需要的人送去希望。

他就是市第六届劳动模范刘祥峰,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政治处卫生防疫中心的一名普通驾驶员。

说起刘祥峰,同事余梅花赞不绝口,“他真是把单位当做家,23年来从来没有一次因为车辆维修保养和他个人的原因耽误出车,也从来没被游客投诉过。”

正如余梅花所说,刘祥峰在黄山风景区卫生防疫中心担任救护车驾驶员已经整整23个年头,驾驶的救护车已经是第4辆,最忙的时候一天往返景区与市区达4次以上。23年来,他累计行车1100万公里,抢救病号1万余人次。“救人第一,再困难都得硬着头皮上,我等得起,病人等不起,我快一分,医护人员和‘死神\’抢人胜算就多一分。”刘祥峰说。

山岳景区情况特殊,救护车又是特种车辆,24小时待命是刘祥峰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而在2000年之前,整个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只有一辆救护车,他的工作压力和任务有多繁重可想而知。刘祥峰告诉记者,从事这份工作的前19年他都是在景区过年,顾不上年迈的双亲,也顾不上歙县的妻儿。“我是农民的孩子,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我想要回报,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也不能辜负我自己的努力。”谈起工作,他始终满满的感激与珍惜。

卫生防疫中心任务重、事情多,刘祥峰意识到在做好医疗运输的同时,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医疗急救知识。他珍惜每一次出任务的机会,利用每一个待命的间隙,坚持不懈学习钻研,向单位业务老手请教,了解病种病征、掌握急救设备用法,从抬担架学起,点点滴滴学得扎扎实实。渐渐地,脑溢血、心梗等各类疾病的症状他都了然于心,协助医护人员做心肺复苏、给轻病号做简单包扎等也完成得很漂亮,成了医护人员的好帮手,2007年他还获得了由省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师资格证。多年来,他为因车祸造成脚部开放性骨折的年逾70的老人,为因施工事故造成鼻梁、右脚骨折的工人,为因大巴翻车造成额部大出血的游客,为劳作中突发心梗的村民等等,赢得宝贵的救助时机,获得了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肯定。此外,他还根据医护要求对救护车车内照明、担架和底板进行改装,使救护车更适宜山区急救使用。“抢救一个病号是很有成就感的。”刘祥峰腼腆地笑道。

从一个只知开车的普通员工到卫生防疫工作的多面手,刘祥峰多年如一日的奉献,彰显了新时代劳动者的勤恳朴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责任与担当。谈及获得劳模殊荣,他坦言,要带着荣誉上路,以更严标准要求自己,为一流黄山提供一流后勤服务。  

·刘 晨·

新闻推荐

老街“石头李”

□记者李小云文/摄自去年8月份首次到歙县许村省亲后,台湾艺术家李德安就深深爱上了徽州这片土地。今年4月份,接到黄山市邮政部门和黄山一信一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邀请后,他再次带着自己的心...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