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歙县惊现严凤英亲笔“家书” 记录了她与苏村王氏义姐的故事

皖江晚报 2016-03-28 02:52 大字

◆文图/本报记者赵天彪通讯员张斌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原名严鸿六,是安徽桐城罗岭镇黄梅村人。严凤英十岁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1952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上,严凤英表演的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严凤英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近期,黄山市歙县苏村发现了严凤英的亲笔“家书”,她与当地一村妇王梅花结为“义姐妹”。3月27日,记者慕名进行了一番探访。

左图:严凤英给王梅花的亲笔信。右图:严凤英给方常润的题词。

结下深厚的情谊称王梅花为“义姐”

1965年10月20日至1966年1月10日,严凤英演出团队在黄山市歙县苏村及附近村庄表演《天仙配》。

严凤英演出团队为何选择苏村演出呢?据退休教师方益民回忆,由于当时的歙县苏村是民歌之乡,历史悠久,名气很大。严凤英团队根据省里要求来到苏村,深入生活,向人民学习。那时,苏村文工团团长方观涛,家有新房大院,严凤英就住他家了。方观涛的哥哥叫方观金,方观金的妻子王梅花就成了严凤英团队的服务员。

“严凤英白天下乡,晚上演出,还要走很多路回来,致使她双脚磨出水泡。母亲特别心疼,弄药弄水,关爱备至。加上当时严凤英与母亲年龄相仿,两人一见如故。”王梅花的儿子方常润告诉记者,在他家住的时间长了,严凤英和母亲结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称母亲为“义姐”。为表达对母亲的深厚友情,临行时严凤英把自己用过的一只青花瓷碗、一条蚌埠毛巾厂生产的火炬牌毛巾送给母亲“梅花大姐”做纪念。

此外,严凤英还送给方常润一本书《九颗红心向祖国》,并在封面亲笔题词:“常润小朋友:希望你学习他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珍贵的书信成为积淀徽州文化内涵的见证

“母亲虽去世多年,但家中还保存着几封完好的‘义妹\’严凤英寄给母亲的信和题词,信是严凤英离开苏村后从合肥寄来的。”方常润边说边拿出几封件信和题词给记者看。

记者注意到,严凤英回合肥寄来的第一封信,内容大致如下:“您好!回肥时就想去信问候您的,可是,一到家就忙着开会、看戏、排戏,实在抽不出时间给您写信,望谅解!给我的信收到了。阅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使我从您身上又一次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您那谦逊、朴实的感情以及您待人诚恳的态度,使我深受感动。虽然离开您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您的一举一动却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一点也没有忘记,就好像昨天才分手似的。说实话,同志们和我都非常想念您,常常谈起您如何如何好,应该向您学习。这次,我们又出发来到徽州专区(现黄山市),但是,没有机会去苏村,因而短时间内见不到您。现寄上全家照片一张,希收下。祝合家安好!全体女同志向您问好!凤英66.2.16.”。

“后来,母亲再也没有和‘义妹\’见面,直到严凤英被迫害去世,母亲也没敢去送行。”方常润流着泪叹道,母亲去世前时常拿出“义妹”的信物看了又看,口中不停地念着她的名字。

新闻推荐

冷门砚台收藏渐成投资热点

近年来,无论国内拍场抑或国外拍场都屡见砚台身影,并且还多次创拍卖新高。自2007年杭州西泠印社推出“历代名砚专场”后,砚台拍卖就此脱离瓷杂类,成为独立的拍卖门类。...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