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方水土·北岸廊桥

安徽日报 2015-04-10 17:30 大字

■ 吴伏喜

清明假期,皖南地区以其优美的风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位于黄山市歙县北岸村的北岸廊桥也是游客们关注的旅游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北岸廊桥始建于明代英宗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与现存的徽州古廊桥(如唐模廊桥、许村廊桥)相比较,北岸廊桥的长度、设计风格及历史价值都更胜一筹。1998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岸廊桥建成时,是通往徽州府城的必经之路。为防止人们走错路,在桥北的门柱上,刻有“往府大路过桥”6个大字,桥洞上端还刻有 “谦庵旧址”(即桥头以西为谦庵村,桥头以北为中心村)。廊桥全长33米,内宽6米,用24根木柱隔成24间,平时供过桥客人休息,逢年过节供小商贩摆摊用。桥西侧第2间是最吸引人眼球的“美人靠”,几百年来,有无数人曾坐在上面或玩耍嬉戏,或凭栏眺望,然而无论是座板还是栅栏,至今仍完好无损,且光滑如玉,色如玛瑙,因此,有人猜此靠是檀木制成,也有的说是红叶树造就,至今无一定论,但它的经久耐用却是人所共睹,令人叹为观止。更令人惊奇的是,北岸桥头河边的石缝里长出的那一棵石榴树。石榴树下距水面约5米,上距道路有隔墙,根部既无河水所润,也无路旁污水作肥,但每年春夏之交,却有千朵榴花盛开于枝头,远观如红云一片。

桥北靠墙立有一块大石碑,刻着 “放生河”三个大字。祖传风俗:凡当地吴姓人家办喜事,如生儿、添孙、娶媳等,都要从外地买一对草鱼投放河里,取年年有余(鱼)、多生早生贵子之意。由于是“放生河”,禁止人们捕捞、垂钓,因此河里鱼特别多。偶有路人在“美人靠”上往河里丢食物,大鱼小鱼一齐追来,一跳三尺高,水花飞扬,颇为动人。

廊桥西侧墙上设有多个漏窗,其形似葫芦、树叶、花瓶、圆月、书本等,取寓意招财进宝、叶落归根、平平安安、团团圆圆、书香门第等。正中大圆窗里设有佛龛,佛龛内供有一尊观音菩萨,供人敬香朝拜。据当地老人说,抗战时期,廊桥曾受到日本战机的轰炸,当时桥边和桥北的几家店铺和民宅都毁于炮火,然而,独独廊桥屹立其中,毫发无伤,如有神助。

时光荏苒,600多岁的北岸廊桥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雪雨和洪峰巨浪,至今仍矗立在北岸村中,向来往的村民和路人们娓娓诉说着历史风云。

新闻推荐

重走红军路

6月25日,歙县开展“一心跟党走、永远在路上”主题教育活动,160名党员徒步穿越25公里箬岭古道,入户调研,并在谭家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 本报通讯员 吴建平 吴丽霞 摄...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