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汪晓东核心提示西溪南是徽州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名丰溪与

黄山晨刊 2015-03-25 18:59 大字

□ 汪晓东

核心提示:西溪南是徽州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名丰溪与丰南,据《丰南志》载,形成于唐、宋、元,鼎盛于明清。

汽车沿丰乐河上溯而西行,车窗外柳条吐翠,桃花绽蕾,茶花灼灼,最为夺目还是那舶来的玉兰花,满树满枝垒白絮,晶莹而透亮……恰似一幅徽州报春的水墨丹青。

西溪南是徽州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名丰溪与丰南,据《丰南志》载,形成于唐、宋、元,鼎盛于明清。是地徽商,以盐业为主,兼及木材、茶业及典当,足迹密布江浙沪及两淮。晚明徽商吴养春、吴天行名声了得。

该村二百年罗汉松、五百年桂花树、千年银杏树,似乎在春雪过后的这个艳阳春里迸发了活力,正以浓浓的“乡愁”打动着我们这些访古探幽者……

穿过湿地杨树林,踏进麻将街,不足十分钟,即到果园门坦。门坦南墙边有两老妪正在晒太阳,懒慵慵地展开双腿任阳光抚摸,老妪身后还挂着当地人晾晒的火腿……

是的,活态的“徽州”,正从年迈的徽州妇女的一笑一颦,一伸一缩的瞬间作出了诠释。当下已经有人开始责备“泛徽州”的操作,与“见到山见到水更见乡愁”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而悖。别以为老墙涂以白粉,楼宅加盖“马头墙”,门窗饰以格柵门即为“徽州”。其实哦,这里有没有“建设性破坏”之嫌!

当“徽州”作为一种文化被广泛认同,而视为地域文化品牌的当下,文物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利用,乃至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大有专业工作者施展才华的空间……

同行的老武、老阚不时地在穿街走巷的瞬间,揿下了快门,或断墙的犄角,或残垣的爬藤,抑或还有徽州人,谦和礼让的遗构:在村之西一处巷弄的拐角处,因南北、东西两条巷弄相交成十字路口,但见南墙双棱间,从墙脚至地面两米高的交接处,并非“生硬”的直角,而是屋宇主人主动退进半尺许,呈斜面凹状,以便于行人搬运物品而免碰撞……

西溪南作为明代苏州“吴门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允明)的外婆家,他于弘治戊年(公元1498年)来西溪南造访,曾欣然命笔诗成八景,并书成卷。至清,画僧石涛再作八景画,每画录祝允明诗一首。明清诗画珠联,被称“延陵世宝”。现八景画册尚存,有数页为上海博物馆收藏,堪称徽州艺苑英华。

今读八景诗名:祖祠乔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东畴绿绕、清溪涵月、西陇藏月、竹坞凤鸣、山源春涨,无不感到当年西溪南的环境幽美、经济富裕、文事昌炽……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学校毕业分配在这里教书,曾与农民文物收藏家程德胜在当地一户农家见过一幅古画,是沈周的。画面上远山近水错落有致,用笔细致缜密,松石楼台花卉巧妙布局,突显出质感。可见,西溪南望族能够在当时求得名望显赫的大家之作,其富庶自不必赘言。笔者想讲的是,这里还是大收藏家的故里。

与吴廷家隔丰乐河相望的莘墟村,还有一个大收藏家吴桢。因董其昌客居他家弥久,他组织刻印之《清鉴堂法贴》,录有晋、唐、宋、元、明诸大家书法真迹,也经董其昌、陈继儒鉴定并题跋(以上西溪南的两部稀世法帖的碑石,现均存歙县“新安碑园”)。

若说西溪南因丰乐河“条、垅、雷”三条堨渠构建了村庄布局,倒不如说是金竺山送来了西溪南滚滚“流水”。西溪南因两大巨商吴养春的“葫芦门”、“十二楼”,吴天行的“果园”的消失,宣告了一个“官商媾和”封建时代的消亡……

当下西溪南镇是黄山市高铁新区的接壤地,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正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浪潮里中流击水,不断刷新“中国养蜂第一乡”这一品牌,并夹裹着翰墨丹青的文化香风。

可喜的是,这里已有人从各地征寻古迹遗构,重新拾掇西溪南著名的“钓雪园”,修缮“春风第一”的翠玲珑馆……

据《丰南志》,“钓雪园”的巨匾为明赵寒山书,联为査士标题写:“清声入座风敲竹,流影横窗月上梅”。可见当年西溪南这个地方“练水波光秋宛在,黄山云气晓来晴”,四时风景别致。

伴随美丽中国梦的行程,一个徽味四溢的西溪南,就像那擅长翰墨丹青的徽州女子,一定会令当下的“唐伯虎、祝枝山”样的游客们大喊一声:“嘿!徽之西溪南,我来也!”

新闻推荐

叶国强桃花红菜花香丰源杨柳绿两岸农历二月二前一

□ 叶国强桃花红,菜花香,丰源杨柳绿两岸。3月20日,农历二月二前一天,歙县法院叶法官接到一件要求返还承包田的案件。叶法官在农村长大,知道过了二月二,春耕就开始了。为不误农时,他马上通...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