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疃六百年风雨谁家的疃和平将军张治中来洪家疃是第
洪家疃:六百年风雨 谁家的疃?
◎和平将军张治中
来洪家疃是第二次了,上次路过主要是看黄麓师范,倒是没有认真关注到这个古老的村疃。
“黄”指的是小黄山,这是巢湖之滨的一座小山,山麓便是“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在有关他的一本传记中是这样介绍的,“仰望小黄山,山若人形,上部光裸,微显青黛,山腰以下则绿树翕合,蔚然成林。全山极像一尊坐着的袒胸露腹的弥勒佛,两边小山就是他宽大的袍袖……”
看来,小黄山的妙处不在高,而胜在形。山水相依,大湖为畔,便是灵气聚积最宜人居的地方。
黄麓师范也在山之麓。上世纪30年代,张治中将军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创立了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中专的全套教育体制,与著名的晓庄师范并肩驰名,被视为乡村教育的楷模。
直到现在,学校里仍然还是书声琅琅。硕大的朴树、雪松,遮天的枫杨、梧桐,显出这里的历史经年。得了学校之福,这些老树在特殊的时代逃过了被砍伐的命运;而老树,也年复一年地荫佑着在这里汲取知识感悟自然的学子们。
校园深处,“桂翁堂”还保留着原来面貌,门口两株龙柏盘旋而上,虬枝伸向四面八方。两株龙柏,还有一棵广玉兰,是将军当年特地从原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移植而来的,历经数十年风雨,长势愈发葱茏。
校园后面有池塘,顺着塘边绕半周,塘对岸就是将军的故居。青砖瓦屋,典型的江淮民居,和周围的瓦屋连成一片,虽不高大,却简单而庄重。
◎洪家疃谁家疃?
下着细雨,九龙攒珠,雨水沿着故居旁古老的水道,汇水入塘。
村人忙着清扫塘边的落叶。参天的古木,见证着历史,也守护着这一方水土。
宁静的村落,家家门口植树,院内植花,巷口踱步的老者面色匀净,文雅而矍铄。有人评价此地的民风,“村人好养花看书,连老太太都能提笔写字,吵架都轻声慢语,像作诗一样……”
村中有一口井,人称庄井,已经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年龄了。据说这是600年前庄氏先人所用的井。
和巢湖北岸众多移民村庄一样,洪家疃的先民也是在明朝初年大移民时期,由江西瓦屑坝迁入,最早进入西黄山脚下的是徐氏、黄氏和庄氏。当时的村落并不叫洪家疃。
由于靠近西黄山,一旦下雨,山水便会顺流而下,淹没下游洼地。于是徐、黄、张三氏一起开往西黄山,他们在面向下游冲田的一个较窄的山口修筑了一个水坝,山水汇成一个小小的湖泊,这就是洪家疃后来水塘的雏形。人们依坝而居,在旁边建成徐家坝村,用于看管和控制水坝。
徐家坝建好之后,在它的东边又建起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这正是徐家坝村以后的主人——洪氏。洪氏是从徽州迁来,按照族谱的记载,他们是唐代歙县观察使的后代,又称桂林洪。
据说,到了清代,徐家坝的庄氏家族遭受了一个重大的灾变,一位叫“隆公”的人触犯了朝廷,被满门抄斩。庄姓匆匆逃离了村庄,留下了空空的建筑和房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偏远的小村庄如何会触犯到朝廷呢?
“经过我们考察,在洪家疃的南边发现了一个小村——富塘张,他们正是被迫迁出的庄氏后代。在村庄的《张氏宗谱》里记载,使家族遭难的‘隆公\’是在宋代,然而为什么要在清朝隐姓埋名呢?原来,在清朝初年,浙江发生了著名的‘明史案\’,主犯庄廷珑,因印刷有指责清朝语句的《明史》而遭难,整个家族便被波及。庄姓应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迫迁出的吧! ”
小时候看金庸先生的 《鹿鼎记》,里面便是以庄氏的故事开端的,没想到在巢湖洪家疃这个小小的村落,居然跟这个历史故事也有联系。
一个家族隐姓埋名的传说,就如电视剧一般,在我们面前活生生地展现。从未像现在,感觉到历史的风雨,离我们如此之近……
随着其他家族的衰败,洪氏逐渐壮大,开始慢慢拓展,来自东部小村的“靠山张”张氏家族也随之来到了村庄。张、洪等姓氏慢慢融合,形成了村庄最大的宗族势力。
到了近代,洪家疃已经成为西黄山脚下第一大村。现在,我们在洪家疃还能看到当年洪氏家族鼎盛时期的风貌。位于村中的洪氏宗祠,虽然破损严重,依然巍峨高大。整个宗祠占地1000多平方米,分门楼、前厅、正厅、享堂共四进,屋角高翘,木雕精致。
2014年,洪家疃已申报安徽省传统村落,洪氏后人也正在考虑恢复该宗祠清中期的原貌。一旦复原,当年的鼎盛再现,必将成为巢湖一地徽派建筑中的典范。
而张氏一族中,除了张治中先生,村庄还有十位家族成员在解放前获得少将军衔,获得其他将校级军衔者更多。
罗家疃:明朝初年的“新农村”
洪氏宗祠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洪家疃古树600年庄井洪家疃古巷九龙攒珠之水道王氏后人
◎军屯传说
其实,无论是罗家疃,还是洪家疃,这些疃村都是600多年前明朝初期大移民的产物,疃村就是一个个“军屯”。这和贵州闻名的屯堡有些类似。
明朝初期,江淮一带一片荒芜,为了开发巢湖,同时管理周边土地,明政府迁移了大量人口,平时一边守卫,一边屯种。具体的比例为 “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寓兵于农,其法最善”。
在罗家疃一地,政府迁入七姓同住,分别是殷、洪、罗、罗、王、汪、胡。和洪家疃的创始人一样,大约都来自江西瓦屑坝。
和唐宋时期的宽松风格不同,明政府对人口的管理非常严格,制定“里甲制度”和“黄册制度”。在里甲编制下的居民,一部分人按“屯”组合,形成大村,在巢湖一带就是疃,而大部分散户则不一定像屯一样集体劳动,他们的村庄分布较为散乱,但仍然保留了浓厚的编制色彩。
于是,在肥东长临河一带,如果从空中的航拍图来看,农田和定居点呈现方格网状分布,这种形成于同一年代的村庄,规模整齐,土地划分均匀,相互距离也较为均等,十分鲜明地反映了明代初期严格的土地划分和生产组织制度。
这就是600年前的 “新农村”。明政府的规划水平真是非同一般,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疃村和农田所在的位置,早在600年前,政府就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并一直保持至今。
而罗家疃,就是这些军屯中较大的一个。
◎王小把戏
罗家疃距离合肥市区很近,沿环湖大道穿过南淝河大桥就到,和长临河古镇的老街互相呼应,成为市民周末游玩的新去处。
七家大姓有盛有衰,王、胡、汪、殷成为现在疃中主要人口,而两支罗氏反倒式微了。
正对村口的三槐堂便是罗家疃第一大姓王氏的宗祠。大门紧锁,我们从侧门走进去,堂内没有人,只有雨中翘角的飞檐和廊上精美的木雕。天空盘旋飞过一群鸟,那是旁边人家放养的鸽子。
祠堂门前,是村中一条主街,村屋沿此街铺排开去,如果从空中看,整个村落就像一支巨大的竹排,驻扎在巢湖边。所以当地人称“竹筏地”。
实际上,罗家疃位于巢湖北岸湿地的冲击洲中,是一处东西狭长的高地,土地肥沃,沙质土壤中盛产一种小萝卜,皮薄,肉嫩,做成酱菜,味道极美,据说早在明清时期就远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祠堂不远处仍保留有一排民居,门前宽大庭院皆以青石铺地,外墙上写着“勤俭持家好”几个大字。
大约在清末民国初期,王氏一门出了个村庄土豪,人称“王小把戏”。这排民居,便是昔日“王小把戏”所居。
屋子里还住着王氏的后人,主人王先驰外出打工去了,两个儿子在合肥上班,留下妻子缪桂珍一人在家。
“王小把戏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他有大船,到外地贩米,我们院子里的青石就是他老人家从散兵运回来的……”
在那个湖匪盛行的乱世,王小把戏能跑船做生意,成为一方豪强,想来有他独到的本事。也正因为有这样果敢而勤力的人,一个家族才能兴盛绵延。
本版文图 杨静“王小把戏”故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李进 通讯员 陈国华)歙县一男子12年间,6次入狱、2次劳教仍不思悔改,出狱20多天再犯案。日前,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盗窃案,一审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1年1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