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读《万岁之路》有感

黄山晨刊 2014-04-30 21:44 大字

□ 吴小朋

《万岁之路》是歙县籍著名作家周德钿先生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于1986年3月,1987年首发于贵州《少年作家》创刊号,后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小说《万岁之路》由“爸爸万岁”、“自己万岁”和“妈妈万岁”三部分组成。文中主人公杨小椿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农村少年,初中毕业报考中专落选。幸好当了近二十年民办教师的爸爸历尽千辛万苦考取了公办教师,“跳出农门”又调县里工作,杨小椿便有了进城复习的机会,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在心里高呼:爸爸万岁!

为了不辜负万岁爸爸,杨小椿决心好好读书,明年考取中专,让“自己万岁”。可是,就在他满怀信心复习迎考时,县委书记的一个决定“城镇户口1985年以前的初、高中毕业生,明年年底前全部安排工作!”导致复习班一哄而散,杨小椿“考中专、跳农门”的愿望终成泡影。

这时,杨小椿想到了妈妈。因为妈妈是农村户口,生了他也自然成了农村户口。于是他写信给妈妈,要她跟爸爸离婚,好让爸爸娶一个城市户口的妈妈,让他成为城镇户口,不用通过考试就可以安排工作。而当妈妈真要为他的前途做出牺牲时,他才感到妈妈的伟大,感到真正堪称万岁的人是妈妈。

户口还制造了城乡之间的许多不平等。小说《万岁之路》就反映了那个年代城乡教育间的不均衡。县城学校无论是师资水平,还是教学设备,都优于农村学校。城镇户口的孩子,可以在县城享受优质教育,农村户口的孩子,只能在农村能“跳出苦海”一个是一个。由此我想到自己,当年也像杨小椿一样靠“拼爹”赢得了在县城学校学习的机会。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通过努力实现了“跳农门”的愿望。可是,当我还在大学苦读的时候,班上那些没有考取中专、大学的城镇户口的同学,早已通过招工安排进了让人羡慕的单位。比如,同样是买粮食,农村户口吃的是原粮,城镇户口吃的是商品粮;又如,同样是参军,农村户口复原后回家务农,城镇户口复原后安排工作……总之,在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住房待遇、生活福利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平等。

合上小说,我在沉思:作者早在20多年前就对户口问题针砭时弊、呼吁改革,如今这个问题还依然存在,看来户籍改革的确任重道远。

新闻推荐

刮蹭碰伤骑行人监控找到肇事者

□ 汪庆乐晨刊讯  近日,歙县交管大队王村中队历时七天,成功告破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4月18日15时30分许,王村镇王村村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黑色轿车与一辆电动车...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