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间艺人紫玉琢锦言

安徽日报 2013-10-25 23:57 大字

■ 陈琪

我不习书法篆刻,看了鲍复兴的《紫玉锦言紫砂陶印》展,却能够体味篆刻的意境。鲍复兴与徽州、与博物馆还是有渊源的,一是他祖籍徽州,清康熙年间从歙县迁到浙江海宁。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他从桐乡文化局长任上擢升为浙江博物馆副馆长。退休后,鲍复兴钟情于制刻紫砂印章。得利于长期文化、文物工作的浸染,他在紫砂陶印创作上得心应手。

“一食可行千年寿”之钮,是一只褐色的蝙蝠,张开双翅,怀抱一个褐黄色仙桃,钮形与印名相得益彰。 “寿而康”印那拱背直立的龟钮,“种瓜得瓜”印那绿叶(绿泥)丛中的老南瓜(黄泥),印面刻“留得枯荷听雨声”之钮,一张卷边荷叶(黄泥)的开裂处,爆出一个干瘪的莲蓬(褐泥),观者“瑟瑟秋风今又是”之感慨油然而生;还有鲤鱼钮、兔子钮、骆驼钮、灵芝钮……都捏塑得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与印面篆文上下呼应,自然天成。

在我看来,篆刻一般都是买好印坯,再进行治印,功夫在于一个“刻”字,即在田黄、鸡血、青田、巴林以及各种材质的石头上刻字,包括古代的玉印、铜印、金印,篆刻作者亦只是单一刻字。选择印坯的材质与形状,自己制作印坯的人并不多,这就存在选材与题材的矛盾,印文内容与印坯意境的矛盾,而鲍复兴的紫砂印章却能解决这个问题。

鲍复兴告诉我们,紫砂刻印,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明清时期已受文人墨客青睐。曼生壶制作者陈曼生先生,也曾制刻过紫砂陶印,可惜存世几无。

制作紫砂陶印实际上是两个过程,一个是紫砂制坯,一个是刻制陶印,两个过程一个意境。一团紫泥在手,任你捏塑雕刻,随意变化,其乐无穷。印钮的的塑造,体现了印人的雕塑造型能力和情趣爱好、人文意识。也就是说,印文的主题要表现在某个具象的物体,再通过手上功夫制作出来。当然“制”好了印坯,然后进行治“刻”,刻好了还要“烧”。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环境都必须是精益求精,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紫泥可以做成长、方、圆、半圆、新月、多边诸多形状的印坯,这些看似随心所欲,然而雕塑印钮,却非易事,全凭作者的艺术天赋、丰富想象与审美情趣。比如说紫泥的颜色粗细,紫泥燃烧收缩,印文变化都是有一个反复的结果,鲍复兴说好在紫泥可以回炉。

篆刻阴干了的陶土,陶坯松软,刻刀在细泥上切入,如刀削豆腐两面光,缺少金石味。为避免线条光滑,鲍复兴运刀时,刀头微微抖动,线条跟随作者心思游走,金石味特浓。这与鲍复兴自幼喜欢篆刻,业余时间刀不离手,练就了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欣赏《紫玉锦言紫砂陶印展》,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人在思想上的熏陶,心灵上得到启迪。我想这里的“紫玉”应该是指玉的本体,而是一种美好的意思。锦言当然是能够启迪百年人生,可学习做人的道理。比如说 “君子以厚德载物”、“言必信行必果”、“种瓜得瓜”、“菜根香”、“惜寸阴”、“三思而后行”,这些精辟生动、脍炙人口的锦言妙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作为鲍氏族人,鲍复兴十分热爱徽州文化,多次到歙县棠樾寻根问祖。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把遗忘在县博物馆以及民间的邓石如隶书《鲍氏五伦述》书法作品进行整理,做了详细的考证,并且将《鲍氏五伦述》双钩本填墨出版。这一成果为邓石如书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研究名人与徽州活动提供了新的依据。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公藏单位,要加强对藏品的研究与发现,使那些沉睡在库房的宝贝,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鲍复兴此次把自己的紫玉锦言紫砂陶印展放在徽州,可见他对徽州有一种感情,同时也促进了皖浙两地的学术交流。

新闻推荐

冬季森林防火在行动

▲ 12月6日,歙县璜田乡志愿者在林区敲锣警示森林防火。歙县在森林防火中不忘传统方法,有的村敲锣,有的村打更,时刻做好防范。吴建平 摄...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