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生辉育幼苗
本报通讯员 钱立发 本报记者 聂扬飞
“为党再工作10年!”这是王荣滨老人2001年从黄山市歙县原岔口中学退休时在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他放弃去浙江温州挣钱的机会,留在家乡做起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担任岔口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至今。 10多年来,王老先后深入全县各乡镇中小学,义务做德育报告120余场,听众近2万人次。他还整理出版了约15万字的《中小学德育报告》一书,送给学校师生。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传真、扬善、播爱、育人的高尚事业,更是一项绿色事业。”为此,王老特意把自己出版的德育工作小册子封面底色设计为绿色。平日里,每一场报告,无论天气好坏,他都坚持按时到达学校,一杯开水上讲台。同时,王老做报告还严格遵守自律三章:一不打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二不要学校安排吃饭招待;三不报销任何费用。
在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王老注意进行调查研究,挖掘当地的德育资源。他深入革命老区文山店做调查,搜集、整理相关史料,写出了2万字的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又把调查了解到的当地近现代的主要乡贤的爱国、爱乡优秀事迹整理写成宣讲材料,激励莘莘学子。
今年夏天,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一突出问题,王老开展了对岔口镇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研。他从设计发放200多份调查提纲开始,历时三个月,冒着酷暑,通过召开调查会,走访调查对象,获得了10万余字的调查材料,整理出1万余字的信息汇总资料,写出了5000字的调研报告。目前,王老又在忙着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王老多次被授予 “全县优秀共产党员”、“黄山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黄山市青少年事业热心人士”等光荣称号。
新闻推荐
2月14日,歙县许村镇金村农民正在舞大刀。歙县许村从清朝以来都有元宵节舞大刀的民俗。传说舞大刀是为了“镇妖辟邪”,确保一方平安;而今演变成一种祈福的仪式和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日,有3...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