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歙县“小农水”抗旱“显身手”

黄山日报 2013-08-12 12:28 大字

本报讯 “今年旱情严重,多亏了国家提前给我们建好了电灌站和灌溉沟渠,使我们的水稻没有受旱。”8月9日,歙县王村镇王村上店自然村村民舒霆霆和王宝瑜指着由沟渠缓缓流入稻田灌溉的水流,心里乐开了花。“今年汛期之前,我们村电灌站和渠系衬砌工程全面完工,完成了电灌站机组更新改造和渠道衬砌710多米哩。”高温晴热天气,上店自然村200多亩水稻没有因为大旱出现卷叶枯萎现象,这得益于国家“小农水”项目的“滋润”,穿行在上店自然村的乡间田野,风儿掀起稻浪,满眼尽是绿意盎然。

近年来,歙县坚持把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进行大投入、大建设。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歙县以全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投入4391万元实施完成的147个“小农水”项目,在今年日趋严峻的旱情面前大显身手,效益显现。

项目来“滋润”,高温好“解渴”。歙县王村镇八村大观自然村水稻也没有受到干旱影响,由于得到及时灌溉,大旱当前300亩水稻仍然长势良好。眼下正值中晚稻抽穗灌浆的时节,在王村镇八村大观灌区,一条条高标准的防渗渠纵横交错、一条条农用道路硬化平坦,一片亮丽的现代农业灌溉区呈现在眼前。“大观自然村在‘小农水\’15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不仅及时加固了600米灌区渠道和配套基础设施,而且水的利用率也从不到50%提高到85%以上。”正在八村大观灌区指挥灌水的王村镇水利站站长胡文全告诉记者。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2011年以来王村镇投入专项资金600多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在今年抗旱中的成效正逐渐显现,特别是实施的20多个“小农水”项目,在今年的抗旱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灌区群众用水纠纷也大大减少。

今年,歙县在“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上总投资达2101.97万元,主要在郑村镇、雄村乡实施完成“小农水”项目94个,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目前,歙县通过“小农水”工程,抗旱浇灌面积已近2万亩。 ·凌利兵·

新闻推荐

【徽州往事】土箭

□ 休宁 江伟民土箭是家乡方言。土箭也不是箭。但土箭却比真正的箭还要厉害,它无声无息,来去无踪,人是不能防备的。土箭最喜欢攻击人的腰腿部,一旦中矢,则疼痛难忍,睡觉也痛,咳嗽也...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