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幸福的春天

黄山日报 2011-04-03 16:31 大字

口项慧玲

山坡上盛开鲜花,可是牛羊到这里发现的只是草料。 

这句话甚有道理。 

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懂得,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 

这个春天里,很多黄山探路者群里的人一定有这样的幸福,来自驴行的幸福。他们在一次次期待、一次次准备、一次次攀登中;在一声声欢笑、一张张照片里实现了自己对春天的回想,对幸福的感受。

石潭篇 

一路奔驰的车,载着38颗放飞的心,向歙县石潭而去,一路上,春风拂面,欢歌笑语,车窗两边一垄一垄的油菜花田如同画家刻意将浓浓的颜色泼在田野,抹在山间。 

早春的风,三月的雨,柔柔轻呼,油菜花儿小心翼翼地睁开眼,伸伸腰,看看天空,望望同伴,呵,立时花儿成片,蜂儿环舞,春天的脚步哒哒响起,春天到了,漫山遍野,花儿欢笑。 

看花的人们,背着包,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来了,鹅黄色的花田在起伏的山间俨然成为一种气势一种背景,鹅黄的油菜花,嫩粉的桃花,白色的梨花,青青的小草是今天山野里最快乐的精灵,它们看着来自各地的两万个客人,一定奇怪原本寂静的山里怎么忽然变得这么热闹,几百年开惯的花朵也随着风儿羞涩起来,摇曳着,幻想着。 

站在山巅,让风穿过双手,环顾四周,自然之手绘就恢弘的山水画卷,纯净的天空,俊朗的大山,空气中的花香,这一刻是油菜花的世界,虽然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终是过客匆匆,春天的时候有谁会在意,绽放后的花会在一阵急雨一缕轻风中零落成泥的哀伤,一个生命的结束是另一生命的开始,花儿走了果实来了,泥地里花儿把自己放在黑暗里,等待下一个春天的来临。 

村头的水口,小桥,民居,石板路,淳朴的村民成为我们渐行渐远的风景。

昌溪篇 

逆着小河往南走,一路上有行者、摄者、负重的驴友、骑摩托的朋友、骑自行车的朋友,惹得7里多的山路好不热闹呀。 

三月的阳光挥撒在山路上,温煦和畅,灌木散发清香,枝条点点绿苞,走过田间地头,穿行过油菜花地,隔河望对面的村庄和油菜花儿,看山的倒影在水里游走,听水流淙淙,相信此刻,驴行的我们是乐而忘忧的。 

村口八百年的龙凤樟,以苍青和雄厚的双手迎接了我们,这是个传说中像蝴蝶的村庄,只是不知道这蝴蝶的形状是刻意而为,还是依山而造,就地而成。村里的祠堂,戏台,菩萨无不告诉我们它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后人们对历史很迷茫,真的乎假的乎?传说乎戏说乎正史乎?也许真正热爱这里的还是这个村里的后人。 

三眼井、九子巷、宋代茶肆酒楼……无不在由今人演绎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深渡篇 

这是一段公路行走,10里山路也许很美妙,10里的公路可不好走,依然是沿河而南上,地势已然开阔,河水在下面,公路在上面,这样行行走走,对岸的村庄、青山、油菜花、一缕炊烟、犬吠几声,时近时远,在夕阳的照耀下无限美好。 

位于新安江畔的深渡,是个古老的埠头,水流130里就是传说中的千岛湖了。深渡桥下的青青河堤上盛开着鹅黄色的油菜花和各色的帐篷花,原来已经有先行者了。围成团,搭好篷,太阳也回家了,江水绿绿的没有太平湖水清澈,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五个冬泳爱好者的兴致,他们在落日的余晖里,将身体变成快乐的鱼,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只有呆呆地做看客了。 

江水静静,无风无浪,江边升起篝火,团团围成一圈的驴友且歌且舞,舞者肆意,观者开怀,歌者纵情,听者动容,沉静的夜空寂寥无边默默观看,星星眨眼,水波粼粼,聆听这跳动的音符。 

是夜,蛙鸣声,呼吸声,近在身边,远在帐篷。黎明前的黑暗里听到一声声稚气的呼唤:起床啦!起床啦!声音穿过草地,熟悉得像自己的小女儿,心里暖暖的。晨光初现,那早起的一群人已收拾干净踏上下一段行程了。 

新安山水画廊,从这里启程。

漳潭篇 

在这里开始,一部分人走人山水画廊,踏上继续驴行的道路,另一部分人,成为观景的人,把春光,把美景,统统摄人眼底,印在心房。记在脑海里。 

都说“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三潭枇杷中尤以漳潭枇杷品质最优。车穿行在绵潭、漳潭的枇杷园里,我们看到,枇杷树上已结满果实,只是到累累金果还要2个月的时间,4年前我曾经到过漳潭摘枇杷,那满山遍野的枇杷树和万绿丛丛累累金丸的枇杷曾经让我激动,那采摘的乐趣也难以忘怀。只是那时候枇杷还是养在深闺无人摘,买的多,自摘自买的少,如今这样的局面已不会了,深山里的农民已打开家门,以淳朴的热情欢迎来自各地的客人了。 

艄公以一元钱一个人的价格把我们摆渡到江对岸,拾阶而上,经过“漳潭中学”门前,有30年前的学子电话遥指,托同事留影带回以慰思乡之苦,想当年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如今是不惑之年,空留怀想。步人“红妆馆”,红妆馆外有副对联:“千年古樟能栖凤,百尺潭水可匿龙”,这里集古代婚嫁器具和徽州习俗为一体,馆内珍藏的千斤重的十六人大轿和馆外40米高、需11人方能合抱的千年古樟,一个是自然造化一个是人工巧匠,“天下第一轿”和“中国樟王”同存一村,幸哉的是主人还是客人?也许是所有看过的人们吧。 

古樟树下是世纪冰川化石,青苔深深,布满岁月的痕迹。古樟树下还有村民制作的樟树根雕、木雕、各种纪念品,随着游客的喜好被带到祖国各地,将樟树的故事广为流传。 

驴友水上漂,看到江水,喜不自禁,跃人水中,十分钟游了个来回,惊得看惯了江水的艄公也睁大了双眼,哦也,厉害! 

午后的阳光开始热烈,这一个花期我们没有错过。回程的路依依不舍,大家意犹未尽,缱绻眷恋,下一个花期,我们会再次出发!

新闻推荐

坚持“特”字当头深挖农业潜力歙县农业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本报讯  “黄山贡菊”品牌经农业部评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高达3.49亿元,卖花渔村徽派盆景每年“吸金”600万元以上,“绿色三潭”牌枇杷膏斩获“安徽省优质水果加工产品”,桂林镇宋村被...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幸福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