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持“特”字当头深挖农业潜力歙县农业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黄山日报 2011-04-11 16:30 大字

本报讯  “黄山贡菊”品牌经农业部评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高达3.49亿元,卖花渔村徽派盆景每年“吸金”600万元以上,“绿色三潭”牌枇杷膏斩获“安徽省优质水果加工产品”,桂林镇宋村被誉为“皖南葡萄沟”…… 

近年来,歙县坚持“特”字当头,深挖农业潜力,打好“特色、品牌、有机”三张金字招牌,走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农业转型发展之路。“十一五”末,该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9.8亿元,年均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人达6340元,年均增长16%,连续迈上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四个台阶,广大农民群众尝到了发展特色农业的甜头。 

“公司”加“农户”,放大特色农业区域优势。“人了会,农户与公司就是一家人,同坐一条凳,同吃一桌饭,没有后顾之忧了。”歙县深渡镇定潭村茶农这样说。该村以“歙县定潭村机制名优茶协会”为桥梁,引进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180余台套,创办中小型名优茶加工企业23家,年加工产值700万元,建立保鲜库11个,在上海等地设立对外销售服务窗口19个,1700余名村民茶叶收人高达300万元。 

歙县加大产业化发展力度,以协会为桥梁,走农户十协会十企业(生产大户)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目前,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200个,辐射带动农民3.8万户。规模以上农业企业4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增至6家,市级龙头企业有17家,实现产值12亿元。大力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拥有国家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5个。 

“有机”加“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我们种菜基本用有机肥,是绿色产品,吃得放心,价钱高点也不愁销路,许多客商还开车到地头收购呢。”正在蔬菜大棚里忙碌的歙县桂林镇新管村菜农余爱国告诉笔者。歙县桂林镇新管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1400名菜农种菜收人近千万元。在北岸镇金竹村黄山贡菊基地上,无数片杀虫黄板在绿油油的菊花苗间迎风摆动,不少板上已经粘上了许多小虫子。正在劳作的菊农胡玉香乐呵呵地说:“菊花有机种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菊花产量上了,质量更好了,有机种菊让我们老百姓更有奔头啦!”据悉,该县发展无公害贡菊5万亩,产量近3000吨,产值突破3亿元大关,成为歙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歙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全面推广无公害、有机生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生产技术。据统计,该县共有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50万亩,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面积25.5万亩,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认证面积达26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97%,涌现出深渡枇杷、北岸贡菊、溪口柑桔、雄村盆景、璜田茶叶、萌坑高山蔬菜等6个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有机”加“品牌”的双核模式加速了歙县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民快速致富。 

该县还依托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和丰厚的徽州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歙县100余个乡村景点已成为游客和市民体验大自然、放松身心的“心灵后花园”,乡村旅游已成为该县富农兴民的“绿色朝阳”产业。·胡晓燕·

新闻推荐

整合资源强化营销歙县乡村旅游热潮劲涌

本报讯  眼下,无论是在“摄影天堂”石潭,还是新安江山水画廊,或是“十里红云”桃花坝,歙县到处游人如织,—派红红火火的春季旅游热潮业已形成。 近年来,歙县充分利用丰富的乡...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