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笔砚何由着点尘,铅华洗尽见天真——记清代女诗人汪韫玉

黄山晨刊 2017-07-12 21:30 大字

□胡胜虎

“纱窗如雪月华莹,刀剪方阑已二更。才欲天涯寻旧梦,邻家又急捣衣声。”我在夜里读着这一首《秋日寄怀》诗,如同喝了一杯香馥却冰凉的松萝茶,一时黯黯无语,眼前仿佛浮现着无数黑夜中凭窗而立,遥望远方,神情专注,辗转难寐的徽州女人。孤独和寂寞从来就是徽州女人共同的生命体验,而思夫怀远则是徽州闺阁体诗人永远的主题。只是眼前这首诗写得更为真实,更为直白,一如月光一样明亮皎洁,栀子花一般素雅清淡。

这首《秋日寄怀》的作者,便是清代女诗人汪韫玉。

汪韫玉(1743—1778),字潜辉,一字兰雪,休宁城东竹林人。她生于书香世家,幼随季父学诗,仅仅两个月便能走笔成章。她富有情趣。她在《喜晤》诗中写道:“溶溶碧水漾澜漪,安稳归帆正及期。作晤还疑千里梦,无言已慰十年思。南陵索句先着膳,小院分甘到栗梨。好是桂花近客袂,月华如水晚香移。”惊喜之情,一览无余,让人欢喜让人笑,一字一句俱真情。

汪韫玉生活的年代,正是休宁“百年来比屋诗书”的年代,拥有一个庞大的士人群体,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汪韫玉的娘家夫家,均是书香门第,家庭氛围中文化氛围更是浓郁,家人之间经常以诗文唱和为乐。汪韫玉的诗文中,便有一部分与闺中密友和自己家人之间的诗文唱和。在《家严同诸父昆弟讌赏尽敬园牡丹花前限韵命作》诗中说:“香浮舞袖帘初卷,人醉欢场酒易降。自是谢家饶乐事,开樽又见月临窗。”诗人在这里不仅兴致勃勃地叙述了家人酒席畅饮,诗词讲和的逸事,而且以前朝吟过“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家相比,意境更为开阔高远,显示出诗书传家这样的家庭氛围带给家人的欢乐和深远影响。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家庭氛围,才能有这样的女诗人。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汪韫玉作为一个名门望族人家的贵妇人,过着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但却关注民间疾苦,同情劳动群众,尤其是对辛苦备尝的劳动妇女,更是寄予同情。她的《咏织布》诗:“声声促织出蓬扉,九月风诗咏授衣。尺布可缝须及早,不辞辛苦了残机……寒灯永夜响吚哑,蜀锦吴绫且漫夸。生就木棉天畀汝,免教寒士衣芦花”。《芸田》中更有:“赤日多薰气,挥汗淋东阡。岂不惮炎热,生理难息肩。此日一蹉跎,怨咨终徒然”。一个“响”字,一个“淋”字,生动地描述出织女和农夫的辛苦和劳累。如此细微如此具体如此真实如此深情的描写,没有日常的细心观察和发自内心的同情,断难写出这样传神的诗文。

里尔克说:“爱是最难的事”。上帝到底嫉妒了这对恩爱夫妻,在他们成亲19年之后,不知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收去这个女人,她走的时候只有36岁啊。老天给了她姣好的面容,绝世的才华,富裕的家庭,体贴的丈夫,却又忍心让她早早地失去这一切。难道就是为了考验她的丈夫,考验这个生前欢爱她的男人的爱到底有多深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老天真是太残酷了,而那个叫金若川的男人又太值得称道了。她的丈夫在她死后,不忍妻子一生心血付之东流,不仅将她遗留下来的137首诗集结成《听月楼遗草》付梓,而且请了汪滋畹、汪作霖、秦潮、黄轩等20多位当时的社会名流为之作序,撰写诗评。爱情,原来是要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时,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风清月白。

新闻推荐

休宁纳税人就近缴纳车购税

“在休宁县国税办税服务厅也能办理缴纳车购税,而且不用排队,上午买车就近缴税,马上就可以去上牌照了。”7月3日,休宁县海阳镇纳税人孙先生拿到税票后高兴地说。据悉,这是黄山市汽车车辆购置税征收...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