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田村:贫困村的精彩蝶变
夏日里,走进茶籽岭南麓的休宁县龙田乡江田村,清澈的泉水鱼塘倒映着天光云影,徽派新居鳞次栉比,村头巷尾整洁卫生,老人们坐在邻里凳上惬意地喝茶聊天。这个宁静的山村正展现着由省级贫困村向省级美丽乡村的“蝶变”。
江田村辖6个村民组576人,2014年,共有建卡贫困户34户105人。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成功实现“村出列、零贫困户”目标,并被列入2017年度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计划。“坚持党建引领、新风扶志、产业富民,实现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的互促双赢。”江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丁新志道出了心声。
“只有多办实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为实现整村出列打下基础。”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峰说。为提振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该村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美化村庄,新建了护岸、桥梁和部分村道,修建了村老年活动中心,对电信、有线电视线路进行了改造。同时,拆除旱厕24座、修建花坛300平方米……几年间,累计投资260多万元、谋划实施项目20余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脱贫攻坚需要“绣花功”,实行一户一策、因地制宜的“滴灌法”才能做到精准有效。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江田村先后探索出“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返乡能人+贫困户”等多种帮扶模式。2014年,村里争取40万元扶贫资金发动全村贫困户和农户修建泉水鱼塘43口、投放草鱼7500公斤,一年后,每公斤鱼的售价高达50元左右,仅此一项就帮助3户13人脱贫。尝到甜头后,村里又相继组建了泉水鱼养殖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吸纳15户贫困户入社,新建村级泉水鱼养殖基地16口。针对茶叶和毛竹资源丰富却“叫好不叫卖”的困境,村里以“村社合股”的模式创办了茶笋专业合作社、承租了村集体笋箬烘干厂,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此举不仅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还可带动入社农户和贫困户每户增收4000元左右。“我们村穷在产业,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也在产业。”党支部一班人坚信。(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拔掉“穷根”远胜于给钱给物。44岁的残疾青年张四杰过去是出了名的“老大难”,去年7月,在外务工多年的他,在党支部的帮助下办起了一家小型头饰加工厂。今年5月,又在村里牵线下在市区开了分厂。“如果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没有村里的帮助,我也没有今天。”如今,成了“脱贫能人”的张四杰也开始了对乡亲们的“反哺”,目前有20多名贫困户或留守老人在厂里帮工。
力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乡风。该村依托村老年活动中心平台组建了红白理事会,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理事”的文明新气象蔚然成风。每月投入近2000元,创办了江田村“垃圾兑换超市”,通过垃圾兑换生活用品的模式,引导群众形成垃圾分类习惯,保护村庄环境。
脱贫路上党旗红。面对取得的成绩,江田村党支部一班人又将目光瞄向了乡村旅游,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努力打造水流三州鸡鸣三省“钱江源头第一村”地域文化品牌,发展以泉水鱼为主导的农家乐品牌,让村民持续增收。·陈佳·
新闻推荐
提升游客满意度助力全域旅游建设黄山市开展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记者方伟晨刊讯近日,黄山市旅游部门先后组织举办旅游景区讲解员培训班和全域旅游发展专题培训班,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期提升游客满意度,助力全域旅游建设。2017年A级旅游景区讲解员...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