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竦塘百岁老太的长寿经

黄山晨刊 2017-06-21 14:22 大字
三儿子陪老人聊天 二媳妇给老人梳头□记者舒俊文/摄

“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得百岁人”。在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村谢村巷组就有一位103岁的老太太罗顺仙,五代同堂,与最小的家庭成员刚好相差100岁,是该村最长寿的老人。

6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罗老太家,二媳妇准备了一蓝边碗稀饭、一碗炒鸡蛋、一盘炒茄子,满头白发、衣着朴素却整洁的老人端着碗吃起早餐。罗顺仙生于1915年2月15日,但眼不花耳不聋,脑子不糊涂,口齿清晰,走路不需人搀扶,也不用拐杖,生活能自理。

“我103岁,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不在了,孙子许多,好几个在岩寺。”老人说着土话,怕记者听不懂又用手指比划。她的四个儿子都住在同村,大儿子78岁,二儿子70岁,三儿子66岁,四儿子63岁,均在家务农或在岩寺打工。“我母亲现在年纪大了,常年住在老二家,每家轮流吃十天,孙辈们有空都回来看看她,给她买些好吃的。”老人的三儿子吴炳跃介绍。在罗老太房间里,地上、凳子上堆放着一盒盒糕点零食,有猴菇饼干、牛奶、八宝粥,老人说都是孙辈们买的。

罗顺仙老家在徽州区呈坎,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很苦,10岁就到这个家当童养媳,生了8个孩子,养活6个,4男2女,丈夫51岁去世。那年,她大女儿已出嫁,大儿子在部队当兵,最小的儿子尚幼,她既要操持家务、做农活,还要到生产队挣工分,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父亲去世我还小,吃的都是自家种的菜,穿的都是到休宁买的旧衣服,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荤,母亲冬天老早起来卖菜,头上都是霜。”吴炳跃能理解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把子女拉扯大的不易,“6个子女到哪家都要受苦,所以她一辈子没有改嫁。她虽然不识字,但对子女管教严格,不准我们赌博,要求我们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在子女眼中,罗顺仙是个性格坚强、勤劳善良的女人。

说到和媳妇相处,罗老太有一套“经验”,“跟媳妇吵嘴也有,就像一个人舌头和牙齿还会碰到,有什么事讲出来,一下就好了。”老人年纪大、人缘好、勤劳、和善,村里人都喜欢和她拉家常。“我一年到头不吃药,有个头疼脑热的睡两天就好了。”老太太说,她吃东西从不挑,一日三餐多以粥食和蔬菜为主,作息时间也很有规律,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晚上八点睡觉,雷打不动,“她们做农都有事,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家里能干的事她还帮忙做一些,像拣菜、扫地之类的都要做。

竦塘空气好、环境美,老太太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吃的是粗茶淡饭,生活有规律,而且闲不住,90岁的时候还要搞菜园,家里能帮上忙的活还搭把手,再加上家庭和睦,也许这些就是她健康长寿的秘诀。现在除了高龄补贴,她还享受村里每年发放的200元慰问金,“我身体还好,他们对我都好。”老人倚着门,可以清晰地看到她沧桑的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写满经历的百年风雨……此刻,老人笑盈盈地朝我们挥手告别,那笑容像花朵一样绽放。

新闻推荐

榆村:“后花园”乡村旅游火起来

“大家一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岭脚发展立下大功。”话音刚落,掌声雷动。5月底,《榆村乡岭脚村村规民约》经过多次充分讨论、征求意见,终于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虽然这是一部规范大家日常生活...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