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榆村:“后花园”乡村旅游火起来

黄山日报 2017-06-19 15:42 大字
“大家一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岭脚发展立下大功。”话音刚落,掌声雷动。5月底,《榆村乡岭脚村村规民约》经过多次充分讨论、征求意见,终于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虽然这是一部规范大家日常生活行为的章程,但听了村支部书记汪华军的一席话,村民们却无不拍手称快。

岭脚村是休宁县榆村乡较为偏远的山村,北纬30度线过境留下了山高林密、峡谷纵横、瀑布泻玉、碧潭幽深的美景,一条原始古朴、景色优美的徽开古道就途经这里。“今年上半年,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两三百人来走古道。”汪华军告诉记者,随着户外旅游运动的兴起,来岭脚观光休闲、徒步探险的游客越来越多。

岭脚火了,榆村的知名度也高了。“发展乡村旅游,岭脚为榆村开了个好头。”乡党委书记程成进如是说。

好山好水好生态,这是榆村旅游发展的最大本钱。“但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现象与好山好水不相匹配,好在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程成进说。去年7月,榆村掀起了一场“旱厕革命”,拆除岭脚村主要干道两边的100多座旱厕,并提升沿线绿化。村民们不仅对这场破旧俗、改陋习的行动一致点赞,还对房前屋后堆放杂物、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等影响岭脚旅游形象的不文明行为开口说“不”。今年,在镇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倡议下,榆村乡第一部村规民约——岭脚村村规民约应运而生。“现在不用我们说什么,村民去山上干农活,看到古道上有垃圾都会捡起来。”村民的自觉行动让汪华军颇感惊喜。

青山环抱,绿水绕村,环境整洁,景色宜人,纷至沓来的游客,让过去沉寂的榆村焕发出生机活力,也让回乡探亲的汪建国看到了商机。

汪建国是榆村人,一直在杭州经营一家旅游公司,2013年回乡看到一拨拨苏浙沪的驴友徒步徽开古道,让他意识到家乡已不再养在深闺。“现在难找到这么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发展旅游的愿望也很迫切,家乡未来发展大有可为。”汪建国开始将目光回聚,并邀请外地客商一起来办旅游。

白水口,是徽开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依山傍水,云蒸霞蔚,环境清幽。从白水口破题,汪建国的目标是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餐饮住宿、品茗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休闲养生度假区。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我们不是简单的办农家乐,而是向特色化、精品化和高端化发展。”从注册“雾里人家”的logo设计到白水口游客接待中心的装饰风格,每一步汪建国都亲自把关,严格标准和要求。

“以白水口为中心,我们正在对徽开古道和环道进行修复,整合千年红豆杉、岭脚大峡谷、老爷溪瀑布、月亮岛等众多旅游资源,建成旅游环线。同时,将太塘牌坊、富溪辛峰塔、榆村水街等周边景点串联成线,把东岭线打造成一条生态旅游线。”程成进描绘着榆村旅游的发展愿景。

尽管旅游形势红红火火,村民程彩玲却“犯了难”。“人越来越多,靠我一家根本接待不下。”程彩玲是岭脚村较早开办农家乐的,家里三层小楼一次性可接待30多人,但这个接待能力远远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去年,在她的鼓励带动下,小山村陆续开起了6家农家乐,有的还卖起了土特产。“今年清明假期,一天接待180多人,多亏大家一起帮忙接待。”如今,守着青山绿水的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榆村不仅颜值高,文化底蕴也很深厚,值得挖掘、传承。”在岭脚村教学点,60岁的彭茶兴老师正一笔笔手写记录当地的历史故事、文化遗存。“榆村有句俗话叫‘养儿不用教,徽开古道走一遭\’。”平日里,彭茶兴总会带着班上9个孩子走一走徽开古道,一路讲述古道上流传下来的故事。“传统文化不能丢,这些故事反映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

品山水之美,享人文之乐,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是榆村旅游开发的“底座”。程成进表示,将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人文提升,通过内修人文、外修生态,把榆村打造成为黄山市中心城区的后花园。  ·袁玉灵 李学军·

新闻推荐

市人行“防汛包保”见行动

□张永宁晨刊讯6月12日晚,全市普降大到暴雨,人民银行黄山市中心支行情系包保乡镇休宁县板桥乡防汛工作。雨夜漫漫,行长吕栋当晚及时与板桥乡负责人取得联系,了解雨情、汛情。13日凌晨,市人行迅速指派3...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