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夜屯溪桥下梦
核心提示:花山谜窟作为古徽州的石窟遗址,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堪称中华一绝。
新安江溯源之行,我们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休宁,也涉猎了祁门、黟县的部分乡镇,饱览了季节源头的复苏景况,犹如打开了一卷卷山水画轴,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溪一涧,还有那些充盈着历史厚重感的掌故传说,无不显示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都成了一路探寻的绝佳风景。我们选择春雨如注的日子来到屯溪。这里是率水、横江的交汇处。发源于六股尖的率水和发源于白顶山的横江,独自孤寂地奔腾了数十、上百公里,终于会师了。怕是也有着“一杯浊酒喜相逢”的慨叹吧。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诗句出自民国才子郁达夫的《屯溪夜泊记》。诗人是“斜依着枕头,合着船篷上的雨韵,哼哼唧唧,在朦胧的梦里念成了一首。”文章写于1934年,至今已有80余年。而这样的文章,在今人看来,无疑就是翻看历史的考据了。我们只须看看文章的开头,就能重温80年前屯溪的样子。
镇海桥始建于明嘉靖15年,六墩七孔石拱桥,宽6米,高10米,长133米,至今已有480多年历史。镇海桥横垮于横江口上,东西贯穿老街与黎阳。该桥拱脚、拱圈均用褐红麻条石交错砌筑,桥面桥栏以茶园石铺设,桥身质地坚实,气势雄浑。镇海桥下50米距离,率水、横江交汇,始称渐江,江面更为广阔雄浑,屯溪也就成了渐江的始发地。
我们站在篁墩村的丁字街口,往西可抵屯溪,往南可达王村、烟村,往东就是前往徽州府歙县的必经之路。在古代,长达2公里的篁墩老街店铺林立,商业十分繁华,只是现在,历史文明遗存的痕迹已经不复存在,唯有一条黄墩河(亦称六河)依旧按照千百年的流向,在村子的南边汇入渐江。
年近八旬的当地村民程文俊充当起了我们的向导。从上街,中街,一直走到下街,每走几步,就停下来介绍几句,不是说开着什么当铺,就是说是何家的祖宅地、祖墓地。当老人指着一堆围成菜园地的长条石告诉我们,这是“程朱阙里”坊的石料时,言语中陡升几缕苍凉。
篁墩村中就有程、汪、毕、方、朱五大祠,是中原士族为逃避战乱南迁的避难所,更有着“古徽州的宗族圣地及徽文化的发祥地”之誉,它在每一个徽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比寻常的。
我们在探访中偶遇徽学专家方利山。“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北有山西洪洞大槐树,南有五夷宁化石壁称,中有徽州古篁墩。有许多中原的世家大族逃难进入徽州的时候,他们都把篁墩作为中转站,之后再扩散到徽州其他地方。所以这里就是徽州文化的一个移民中心,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移民中心。”方利山只语片言就点中了要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篁墩从歙县划归屯溪管辖。行走篁墩古街,古迹大抵无寻,而篁墩的历史地位却越来越为人们所倚重,一年一度的“程氏篁墩公祭大典”就是一个例证。
从篁墩顺渐江而下3公里,就是花山谜窟景区。花山谜窟作为古徽州的石窟遗址,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堪称中华一绝。最早发现石窟的是环溪村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村民上山采药,一不小心掉进了石窟之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当地进行了自主开发,终因工作量太大而不了了之了。
2001年,花山谜窟通过挖掘开发,对外旅游经营。花山谜窟是一个谜,而环绕其侧的渐江,虽经千年时光,却一定记得曾经盛况空前的劳作场景,那连绵不绝的钎凿声、号子声、吆喝声、谈笑声,一定记得那满载石料、吃着深水,上上下下穿梭不停的木船远去的身影。似乎任谁也不能否认,一个石窟的千年之谜,是一条东行而下的渐江赋予的。
新闻推荐
图为现场血污□记者姚大盛文/摄晨刊讯6月1日,屯溪警方通报称,因打麻将引发纠纷,进而持刀伤人致死的犯罪嫌疑人江某被依法刑事拘留。6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案发的屯溪区丰华农贸市场后门附...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