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跨越世纪的友情

黄山日报 2016-11-14 00:00 大字

□ 汪远定

“万里光明云海上,半天闲散碧空中。机声一路催花鼓,为庆人间八十翁。”赵朴初的生辰是11月5日,他的这首诗写于十三年前的这一天,时年正好八十。当天,他离京飞往广州,在旅途中偶获灵感,兴之所至,挥笔成诗。四年后,他特意将此诗抄写成条幅赠与故人,作为孙起孟八十寿辰的礼物。这仅是一个微小的细节,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至交之间深厚的友情。

他们是同窗。孙起孟的父亲管教子女颇严。因此,和他关系要好的赵朴初也很少去他家。只是到了周末,孙起孟会跑到学校,约赵朴初等人打篮球。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兄弟,在校时形影不离。高中三年,他们是同班同学,他们更是玩伴,彼此间时有趣事发生,比如,眉清目秀的赵朴初,却因眉毛淡胡子少招来同伴的非议,而孙起孟被冠以“孙悟空”……

他们是战友。“东吴,东吴,人中鸾凤,世界同推重”,二人少年游学吴地,皆是忧国忧民的热血男儿。他们一起参与领导了苏州学生为支持“五卅运动”的活动,带领东吴大学的学生节衣缩食,筹集募捐款额达一千多元,当即给上海总商会汇款300元,声援上海的工商业者大罢工,以及学生罢课等示威游行运动。他们的主张激发了广大学子爱国主义的热情,高涨了人们的斗志。从那时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他们都始终站在统一的战线。

他们是同乡。同为安徽人,赵朴初生于安庆府世太史第,孙起孟生于徽州府休宁县。他们相识于苏州,且同窗数载,可谓“他乡遇故人”。赵朴初因受母亲和关大姨的影响以及自身身体状况的制约,在日常饮食中比较偏向素食。孙起孟也受到了他的影响,且与之约定从第二学期开始一起吃素。然而这一时期,赵朴初并未皈依“三宝”,甚至不信佛教,他之所以吃素,主要是因为肠胃不适,经常一食荤油,便腹部难受。不过为了身体的康复强健,他也常食用牛奶和鸡蛋。赵、孙之盟,仅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孙起孟说:“我实在没法子坚持吃素了!”每当回到家中,孙起孟面对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的荤菜总是欲罢不能,有时饥肠辘辘,就更加难以抵御荤菜的诱惑。而赵朴初打趣地对他说:“我也不能强迫‘老孙\’你呀。”

他们分别在佛教领域和教育战线为国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0年5月,苏州大学(原东吴大学)。时值母校百年校庆,他们及其他的六位校友倪征、费孝通、雷洁琼、杨铁、谈家桢、查良镛同被母校聘为名誉教授。然而,此时的赵朴初身体虚弱,他几乎离不开北京医院。故而,终未受聘。不日,赵朴初安详地走向天国。孙起孟得知噩耗,悲恸不已,泣不成声。他不顾年迈的身体,含泪写下了深情的悼文《怀念朴初》:“朴初是我的学长,也是我的良师。我们从中学同班学习起,时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我从他那里获得珍贵的教益,领略深厚的情谊。”

新闻推荐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休宁县“小创意”扮靓美丽乡村

本报讯旧钢筋变身五星形柴火垛,毛竹根筒里长出了铜钱草,老酒坛中清荷正艳……8月18日,走进山环水抱的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泉坑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村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制成的各类花器、盆景,让...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跨越世纪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