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休宁县溪口镇金城古村,山清水秀,茂林翠竹,阡陌纵横。该村有一位民间工艺传承人张柏祥。他不仅拥有一手龙灯制作的绝活,而且是楹联书写高手。
1月30日,笔者采访了张柏祥老人。老人今年72岁,头发乌黑,满脸红光,精神抖擞。采访时,张柏祥正忙着扎龙灯。他介绍道,今年适逢龙年,镇上元宵节举办红庙龙灯会,目前正在制作的这条布龙就是为其准备的。龙身全长25米多,腰围为40厘米。龙已经基本制作完毕,只剩最后的收尾工作。这条龙花去了老人2个多月时间。虽然有些忙,春节没有好好休息,但他不觉得累,浑身是劲,张柏祥和儿子特意拿出了簇新的龙头、龙尾、云灯等展示给我看,色彩相宜,工艺精良,形神具备,威风凛凛。
张柏祥的父亲解放前在镇上开灯笼铺,有一手过硬的民间工艺制作绝活,张柏祥幼承家业。1984年,适逢新中国成立35周年,镇上重兴龙灯会,张柏祥凭着以前的功底和自己的聪明才智,扎出了第一条布龙,在镇上龙灯会上大大出彩,获得了专家和村民们的极高评价。他的兴头更足了。一晃28年过去了,溪口、和村等地龙灯会,舞的龙都是他一人制作的,已扎了十几条了;附近乡镇举行舞龙活动也是请他去,县里上世纪90年代曾经举行灯展,他制作的骏马灯、鱼灯,获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他还会制作别具一格的板凳龙灯,成了远近闻名的龙灯制作高手。
在他的家,贴着许多自己书写的楹联。老人介绍说,从小父亲就对他的毛笔字书写要求很严,每天都要写3个小时以上。以前,村中红白喜事的对联都是他写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还在县城开过文化礼品店,以写对联为主,当时县城有13家写对联的,他家的生意最红火。虽然如今买对联的人越来越少,可他还是喜欢写对联。对联是一种文化,只有自己撰、自己写、自己贴,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张柏祥说,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他感觉无疑是一件喜事。他相信,自己虽然老了,但还是大有可为的。
·汪红兴·
新闻推荐
中国黄山单车爬坡赛在璜尖乡举行。 休宣/摄“现在我们的笋干可俏了,春节都有不少回乡探亲的客人和外地来的朋友争着要跟我订货呢。”正月初六,笔者走进休宁县璜尖乡程德顺家,还未问起,他就主动...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