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数字见证成就发展普惠民生——市四次党代会以来财政发展综述

黄山日报 2011-09-15 22:26 大字

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跨越40亿元,增幅位居全省首位;2010年全市财政支出突破70亿元,民生投入不遗余力,当年投入13.2亿元,民生考核全省第一;全市对上争取财政资金突破30亿元,项目建设财力助推,财政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串串的数字,见证了各级财政部门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大冲击、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不利形势下砥砺奋进的辉煌成就。纵观市四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的财政工作,可以说,是财政服务经济发展举措最多,支持民计民生、支持社会事业、支持城乡统筹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期。

科学征管增实力。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黄山市坚持在复杂局面中攻难克坚抓增收,实现了全市收入规模的持续突破。2007年全市收入突破20亿元,2009年达到30亿元,2010年再上40亿元台阶。全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4.4%,五年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县域财政发力明显,歙县、黄山区收入规模超5亿元,屯溪区、休宁县超4亿元。徽州区、祁门县、黟县财政实力全面增强。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民生财政润民心。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黄山市坚持在复杂局面中统筹兼顾抓保障,实现了财政发展成果人民共享。2010年全市财政支出达70.4亿元,前五年年均增长27.5%。立足于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薄弱环节,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财政建设可圈可点:2006-2010年,教育累计投入28.55亿元,学有所教目标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支出16.79亿元,“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缓解。社会保障投入39.23亿元,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大幅提高。累计投入5.01亿元建设廉租住房6936套,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五年来全市民生改善投入强度之大、数额之多前所未有。尤其是民生工程建设卓有成效,项目从初期18项增加到35项,年投入从2007年4亿元增加到2010年13亿元。全市130万群众从中受益,人民群众幸福感普遍提升。

“亮剑”发展起宏图。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黄山市在复杂局面中立足全局保增长,主动应对金融危机,着眼长远转型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措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双赢。累计对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88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2亿元,利用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贷款1.25亿元,利用财政信用融集资金……国家财税频频亮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了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了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对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全市9大园区五年累计投入33.36亿元,全市担保机构累计为企业提供资金担保69.7亿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等措施,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2.5亿元。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和骨干企业,五年投入6.0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财源体系。

扶农惠农强基础。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多年来,黄山市始终把支农作为重中之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加大投入,整合资金,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了农业发展的新篇章。五年来,全市“三农”投入累计达63亿元。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投入3.5亿元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省政府批准总投资6.6亿元的黄山区耿城现代综合开发区初见规模。立足农业防灾,实施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五年通过“一卡通”发放财政涉农补贴资金17.6亿元。实施“四下乡、两换新”政策,开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199个行政村实现公路“村村通”,投入1.47亿元解决了33.3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惠民工程强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全面改善。

·琚雯·

新闻推荐

陈翰武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父亲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

□陈翰武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父亲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家有5兄妹,13岁丧父。我的家乡地处休宁县颜公河畔的一个古老、偏远的小山村。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一生勤劳的父亲每天起早贪黑,耕田...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