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陈翰武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父亲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

黄山日报 2011-09-26 15:57 大字

□陈翰武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父亲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家有5兄妹,13岁丧父。我的家乡地处休宁县颜公河畔的一个古老、偏远的小山村。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一生勤劳的父亲每天起早贪黑,耕田、种地、砍柴、担水……无论是在生产队大集体,还是后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风里来,雨里去,用勤劳的双手,辛勤劳作,养活一家老小。父亲手上盖有2幢房子,为盖新房,吃了很多苦。尤其是在六十年代末盖那幢徽派民房时,我们兄弟姐妹都还小,父亲只身一点一滴准备着盖房的材料。每天劳作完毕,总会扛着一些木料、石块或挑一担砂土、砖瓦回家,很少空着手。

父亲节俭有名。上世纪计划经济年代的生活物资匮乏,在那些拮据的日子里,父亲勤俭持家,带着一家人,过着简朴的生活。父亲一辈子不嗜酒,不赌博,只是抽点烟。我小的时候,父亲抽的都是旱烟,后来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也会抽点低档的卷烟。经常是一根香烟抽到一半就掐灭了,留下一半下次再抽,即使后来生活条件逐步富足,这个习惯父亲一直未变。还记得我结婚的那天,正值寒冬季节,父亲从乡下赶来参加我的婚礼,依然穿着一双很旧的解放鞋,妻子看见了,马上掏钱让我二哥买回一双新棉鞋,劝了好半天,父亲才肯换上。

父亲宽厚仁慈。父母生养9个儿女,5男4女。父亲对儿女很慈爱,不偏心,但教育很严格,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以一个普通农民的淳朴言行,关爱着儿女,影响着家人。有一年,大姐在邻村专业队做事,结识了一个姐姐,父亲认为她为人处事很实在,就爽快地同意了大姐的恳求,认她做了干女儿。让我终身难忘的一件事,是读高一时,上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天,课间休息,我与3个同学一块在教室门外打闹,镇上的一个同学无意间从学校食堂边污水沟里捡了一根长有刺钉的树枝,打在被围赶的月潭村同学手臂上,造成破伤风感染,差点丢了性命。好在后来被及时从乡下卫生院转到县人民医院,经全力抢救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父亲初知此事,瞪着眼睛,连声严厉骂我:你这小孩,真不懂事!太不懂事了!后当父亲从班主任汪老师那里得知,是几个同学一块玩耍,无意间造成危险后果后,也就没再责备我,只是要求我安心上学,自己却早出晚归赶着卖青柿,访亲问友借钱,十余天时间想方设法凑了八九十元钱,一起来帮衬救治病危的同学。要知道,当时我家的经济条件还很困难,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在我的记忆中,父亲难得穿新衣服,弟弟妹妹常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后来,我有幸考上了大学,父亲特别高兴,赶在开学前,从自家山场上砍了好几根毛竹,扛着走十余里山路到集镇上卖钱,专门给我做了一套湛青色中山装新衣服。

父亲为人朴实。让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熟人相遇,有人敬他一支烟,他总是笑嘻嘻的,退几步,客气一阵子,才肯接过来。小时候,曾多次听母亲提起,有一年大年三十,父亲带着二哥,大清早各自挑着一担甘蔗,徒步数十里,翻山越岭,到交界的婺源江湾一个偏远小山村卖。快到中饭时间,亲戚叫他们吃“点心”,父亲觉得亲戚太客气,就满口地回话“不用,不用”。其实,按那一带的习惯,吃“点心”就是吃中饭。结果亲戚以为他父子俩真吃过中饭了。过了中饭时间,村中难以买到可充饥的东西。就这样父子俩饿着肚子直到黄昏回到家中……

父亲情趣平凡而丰富。小时候,父亲没有条件读书,在私塾门外“偷”着认识了一些字,写着一手“好”毛笔字,还懂得择吉日。要是邻里、亲友遇上红白喜事,请选个“好日子”、写副对联,父亲都有求必应。每逢过年,父亲都写古字春联,那招、財(财)、進(进)、寶(宝)4个古字合起来写成的一个大古字,叫我们这些新时代的人简直就是“看天书”——无法认得。每逢正月初里,父亲总喜欢与来客下盘象棋,或取来由自己亲手制作、用毛笔抄写的《孟姜女》、《乌珍记》、《送郎》、《十月怀胎》等几本旧得发黄的线装手抄本,念起来津津有味,大家都爱听。父亲特别喜欢听京剧。在我的记忆中,《霸王别姬》、《追韩信》、《捉放曹》、《打金枝》等是父亲百听不厌的京剧歌曲名剧名段。父亲有编织竹制器具的手艺,编成的竹器厚实、耐用又美观,与众不同。父亲在亲戚、朋友家作客,总是主动讨着要给主人编只(顶)竹篮(箩)、竹篓等实用竹制器具,从不愿意闲着的。所以,至今十里八邻远近村庄还流传着:“新有、新有(我父亲的名字),不是打箩,就是打篓”的佳话。

父亲坚毅坦然。历经数十年风风雨雨,父亲含辛茹苦将儿女们拉扯大;只可惜,在66岁那年得了“半边疯”。病中的父亲,靠着母亲的精心照料,虽体质很虚弱,但表现出坚韧的毅力和超人的生命力,在病床上躺了整整16年直到去年9月逝世。

父亲是座山。一生勤劳、节俭、宽厚、朴实、坚毅而乐观的父亲,留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些是父亲常叮嘱和鼓励儿女们的话语。

我深切地思念着我的父亲,对您的离去我是多么的不舍,对您的思念我难以释怀。

本版责任编辑/阮文生

E-mail:hsrws@126.com

新闻推荐

海阳民警不辞辛苦查询八旬老翁还原真实身份

近日,海阳派出所户籍室民警为搞清楚辖区内张老翁户口,不辞辛苦,走街访邻,并多次寻求千里之外的临泉警方帮助,终于搞清张老翁31年“黑户”情况,还原了老翁的真实身份。事情是这样的,退休后的张...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