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同一条古道,“待遇”却不同徽池古道榉根岭石台县段保护较好,祁门县段却缺少修缮,满目苍凉

新安晚报 2016-03-13 18:04 大字

[摘要]徽池古道榉根岭石台县段保护较好,祁门县段却缺少修缮,满目苍凉

榉根岭祁门县段的石板残破严重。

同一条古道,石台县段则修缮完好。

徽池古道榉根岭段是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的“国道”,人文价值极高,保存较好。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探访发现,这段长近10公里的古道,祁门县部分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连文保单位标志碑也没,破坏较大,而石台县部分保存完好,已是“国保”,游客不绝。

这边省保满目苍凉

这些年该县重点发展榉根岭古道及附近大山村、双坑村的生态旅游,成为江浙沪很多游客的目的地,春节期间,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村民的农家乐等生意非常火爆。相比起来,祁门县这边还是荒野僻壤,差距太大。

□探访

具有特殊文献价值

□专家

“榉根岭古道的历史人文价值极高,是黄山市目前价值最高的古道之一。”日前,黄山市多位徽文化研究专家称,祁门县部分是2012年成为省保单位的,批准的名称叫“徽州古道西线”。

“古道很好,沿途的古亭、古碑、古石板和古墓,也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黄山市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陈琪多次探访古道,对沿途的明清石碑有专门研究、整理,称古道及石碑等遗存是研究佛教、民俗、商业、林业、环保、戏剧等方面的实物,有特殊的文献价值。

据了解,目前祁门县的省级及以上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总数有十多处。其中,2013年底烧掉了一处“国保”古戏台建筑群中的“会源堂”,2015年底烧掉了一处“省保”的“一本堂”。

□部门

列入古道保护项目

徽池古道从歙县出发,翻山越岭,在祁门县红旗村穿越仙寓山“榉根岭”,到山那边石台县,通达池州及安庆府等,能通往江西、湖北等地。

现在,徽池古道的“榉根岭”段因山高林密,还保留着,全长近十公里,从祁门县红旗村里中组蜿蜒过山,到石台县仙寓镇。

不久前,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来到红旗村里中组,沿着石板古道上山。沿途,有幽深清澈的水库,有郁郁苍苍的林竹,有明清的庵庙废墟、明代高僧坟墓,有十多块明清石碑等。路边草丛,还能翻出精美的雕花石条。古树极多,有的已有400多年树龄。

沿途的部分古道,有的石板消失了,有的被山洪破坏、断裂。还有很多的古石板,因开辟茶园受到挤压,倾斜严重,随时可能坍塌。途中经过一些古亭,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已毁坏。

据了解,早在2012年6月,榉根岭古道的祁门县部分,已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沿途并没有竖立文保单位的标志碑。当地村民称,这几年,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没对古道采取修缮或保护措施。

那边国保生机焕发

上山途中,遇到江浙来的一些游客。他们是从石台县的双坑过来的,专门走古道。聊天中,这些游客称石台县的古道保护蛮好,祁门县这边太差了。

继续上行,还没到榉根岭的岭头,已是石台县境内。到石台的山界后,果然看到石板古道保护完整,有些地方经过了整修。在岭头两县交界处,醒目的标志碑明确石台县部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台县境内的这条古道,山林生态保护比较好,没有大量开辟茶园。下山途中,有休息亭、公厕,停车场,岔路口有旅游路线标志牌。

途中,不断看到外地游客自驾来旅游。记者得知,石台县30年前就把公路修到了榉根岭的岭头,

近年,黄山市启动实施了徽州古道等“16古”的徽文化重要遗存保护工程,列为市县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已对大洪岭、箬岭、浙岭等多条重要古道予以修缮保护,发展户外旅游等。

多位徽文化研究学者及祁门县当地村民称,希望祁门县能重视榉根岭古道及环绕这条古道的冯家顶等村落的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把旅游做起来,让沉寂太久的仙寓山乡村旅游重新焕发出生机。

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将探访的情况,向黄山市文化等部门和祁门县相关负责人做了反馈。黄山市文化委负责人称,榉根岭古道的价值很高,确实需要修缮保护,将把这条古道列为今年的黄山市古道保护项目之一,争取获得专项资金加以修缮保护。

祁门县文广新局主要负责人称,其上任才一个月,重点工作很多,正在逐一梳理落实。对榉根岭古道存在的问题,也将了解研究,并认为要把这条古道的保护和旅游结合起来。

本报记者吴永泉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说走就走的旅行还很实惠呢

5·19 安徽60余家景区端出惠民大餐

祁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祁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