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对症下药组合发力祁门县多管齐下盘活抛荒地

黄山日报 2015-11-03 09:00 大字

本报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等原因导致部分土地撂荒在山区较为常见。为有效遏制土地抛荒,祁门县对症下药,打出了复种抛荒地“组合拳”。

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县以主体培育为中心,出台《祁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助实施办法(试行)》,按奖补标准给予相应的补助,支持承包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帮助解决土地流转规模小、周期短、集中程度不高等实际问题,让经营主体的规模有足够的提升空间。推动农业补贴和项目建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帮助解决贷款难、生产辅助设施用地难等问题,不断增强其综合实力与自主发展能力。同时,该县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点服务和定期帮扶制度,开展“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三直接”服务。截至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4.86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98个,其中,农民合作社227个,家庭农场31个,专业大户240个。

开展农机作业和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该县山区农业生产特点,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广中小型、高性能、多功能的现代农业机械,改善农机装备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在耕、种、管、收等各大环节使用机械作业取代传统落后的人工畜力耕作,减少用工成本,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目前,该县全年销售各类农机具4万台,总动力12万千瓦以上,已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6个,其中3个被列为安徽省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县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油菜生产过程机械化率40%以上,茶叶生产过程机械化率60%以上。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整合优化各种培训资源,重点培训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经营者、科技示范户和返乡创业农民工以及立志务农的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继有人,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难题。

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转型增效”行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经则经……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量,改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效益,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调动人们复种抛荒地的积极性。

·吴树林 程华九·

新闻推荐

追求卓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第三届市长质量奖的通报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根据《黄山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黄政秘〔2011〕53号)规定,经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媒体公示和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研究...

祁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祁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