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祁门:扶贫开发成效显

黄山日报 2015-10-23 21:42 大字

祁门县挖掘山区毛竹资源,为贫困户培训竹腔施肥技术,“造血扶贫”富乡民。 红茶是祁门县产业扶贫拳头产品,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茶农人均收入达5000余元。图为贫困村组织人员对茶园基地进行统防统治。 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工作场景 祁门县统筹医疗资源,在贫困村开展巡回义诊活动。 “十二五”以来,祁门县投入金融扶贫资金1.3亿元,对贫困村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加强造血扶持。图为贫困户种植的黑木耳丰收在即。“十二五”以来,祁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新阶段*工作新要求,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贫困人口两大目标,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投入,发挥扶贫资金“酵母”作用和集聚效应,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到贫困村,强抓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突出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培训,深入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大扶贫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成绩: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5069元增长到2014年的10968元;实际减少贫困人口1.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末的16.4%下降到2014年末的9.0%;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近千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万人;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以红茶产业为主,茶叶、油茶、食用菌、毛竹、土鸡等特色优势产业村村有“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贫困村的综合脱贫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1-2015年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及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等共计投入帮扶资金1145万元,帮助引进项目47个、引进项目资金584万元,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按照“科学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大力提高扶贫精准度,共整户识别贫困户7479户、贫困人口16400人,申报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31个;落实29位市县领导和107家帮扶单位联系贫困村、选派了31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安排了122位工作队员(其中贫困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长31人)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认真落实乡镇党委、政府扶贫开发的主体责任和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实行帮扶到村、差别到户、责任到人;注重发展专业合作社及以企带户、以社带户、以能人带户等多种形式,确保资金政策和具体措施实现精确“滴灌”;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建立事前介入、事中跟踪、事后惩处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坚决打好*攻坚战,确保按期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新闻推荐

徽州“文化+”经略出黄山文化生态大篇章

西溪南创新古民居保护利用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民居保护利用,切实将古民居保护落到实处。图为深圳客商斥资200余万元翻新的古民居悠然堂一瞥。 余雪飞 张科/摄□ 格斯特10月14...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