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揭开你的红盖头
中国有机产品标志 采访廖善宝核心提示:到超市、商场购物,你可能见过有些商品的包装上加印“有机”字样,其价格往往高于同类普通商品。目前有一群独辟蹊径的生产者正探索一种新型生产方式——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他们认为自己的产品才是真正的有机产品,并以高价销售。到底什么才是真的有机产品?消费者认可这些价格较贵的“有机”产品吗?有机产品在市场上反响如何?针对以上问题,记者走访市场及农委、质监局等部门,并咨询相关专家,揭秘有机产品背后的秘密。
□ 记者 方姗姗 汪嫒 文/摄
买的是有机产品?
日前,张女士在屯溪长干路一家水果店购买水果。因是送礼,张女士特意挑选一款制作精美的水果礼盒。她发现,礼盒上都写着“有机水果”几个字。张女士好奇地询问老板,这“有机水果”和普通水果有什么差别?水果店工作人员告诉她,这些水果盒其实都是定做的,顾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店里挑选好水果装进礼盒,至于“有机水果”几个字没什么其它含义。不过,水果店也提供原装“有机水果”,但价格要相对贵些。该工作人员拎了一箱某品牌“有机牛奶”出来说:“还有这种‘有机牛奶\’,过年就卖得挺好。虽然价格贵点,但是看起来就很有分量。”
有相似经历的还有陈先生。陈先生在屯溪跃进路某商场买茶叶,在对比时,一知名茶叶公司工作人员向他推荐:“我们茶叶都是高山有机茶,绿色健康有保障。”当陈先生问什么是有机茶时,该工作人员答复,该茶企生产的都是高山茶,高山茶就是有机茶,绿色健康。
那么,张女士和陈先生购买的是否真的是有机产品?若是,又能通过什么方法鉴别?
生产的是有机产品?
在祁门县箬坑乡金山村,牯牛降余脉上的千亩梯田茶园即将迎来开采,这个庄园的主人廖善宝是土生土长的祁门人。祁门红茶早已声名在外,但廖善宝却觉得,近年来红茶不断发展,一些人为增加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都超标,生产、加工、销售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导致市面上的红茶质量良莠不齐。
从2010年开始,廖善宝便独辟蹊径,承包金山村2000亩荒山,一面种植优质茶树,一面打造特色茶园文化。他坚持茶树不打农药和除草剂、不施化肥,而采用人工除草和施用农家肥。经过4个多年头的经营管理,廖善宝茶园里的茶叶和其它茶叶有明显不同。附近茶园地里打了农药,除了茶树,一般寸草不生,地面光秃秃十分干净,茶树长势茂盛,而在廖善宝茶园里,茶树和杂草相伴而生,茶树个头较小,长势一般。廖善宝说,他正在打造的是高端有机红茶品牌,要在红茶界内树立典范。
张昱和廖善宝相似,正在全力打造“有机稻米”。张昱曾是黟县碧阳镇的一名村官,在镇里帮助下,2014年在流转的16亩土地上种植试验水稻。张昱说,她种出来的是“优质三无水稻”,即无除草剂、无化学农药、无化学肥料。她提倡回归传统农业的同时,也注重使用新科技,施用农家肥、下田捉虫、下地除草,同时也安装太阳能灭虫灯。从育苗、播种到最后的装袋运输,张昱亲力亲为。去年,她的“三无水稻”还注册“昱田米”商标,很快就销售一空。第一年种植,张昱到最后稍亏。
“我们就是按照有机模式种植水稻,还开通微博和其它新媒体,直播种植过程。不少消费者了解到我们的种植情况,也非常认可,我们将继续坚持这种有机种植方式,逐渐带动区域内的有机种植,促进村民增收。”张昱说,在种植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就不断总结经验,今年将继续按照这种模式种植“昱田米”。
那么,他们生产的是有机产品吗?
何为有机产品?
为了解情况,日前,记者前往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食品专业李丰伯副教授就有关有机农业、有机食品问题进行解答。
他指出,食品中所讲的“有机”并不是化学上的“有机物”概念,而是一种利用科学农业生产方式所获得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品或工艺的简称。换句话说,就是该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通过具有资质部门的第三方检测合格,符合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并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理论上说,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底料添加剂等物质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并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可以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在《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中介绍,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主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位于食品安全金字塔等级的塔尖位置,在它下面依次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普通食品。”李丰伯介绍,有机种植生产过程中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使用农药。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中列出了有机生产允许使用的投入物,就表示可以使用。但并不是任何不打除草剂、不施用化肥、不打化学杀虫剂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是有机产品。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其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土壤、水源、空气等都可能导致“非有机”产品。例如土壤本体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水体某些物质超标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而上文中农户施用的农家肥,假设食物链循环累计造成农家肥中含有其它不符合有机成分的物质,也可能影响有机产品的品质。
有机产品认证有多严?
有机食品在金字塔塔尖位置,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有机产品必须要经过有关部门认证,对各项标准都有要求。那么,有机产品认证有多严?
据了解,“有机”概念源于国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起关注。对有机产品的认证,需要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批准的认证机构才能展开,且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仅为1年,一般一年一证。
市质监局认评科科长姜国基介绍,有机认证属于自愿性认证,企业申请有机认证,就要接受认证机构每年至少一次的现场检查,要求相当严格。截至2015年1月底,黄山市共有23家企业35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主要集中于茶叶。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站长许乃新介绍,以茶叶为例,有机茶产地的各项指标要求可谓苛刻,包括大气、土壤、水源等各项指标,且获取有机认证前一般需要经过3-5年转换期。所谓的“转换期”就是为了保证有机产品的“纯洁”,在这段时间里,停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在转换期的产品,也不能作为有机产品出售。“有机基地的选址要求极为严格,要求远离城区、公路、生活区和工业园区等,还要对水质、土壤、大气等进行多点检测,附近的环境对基地的影响也要考虑其中。”许乃新说,所以即便是在黄山市这样的生态一流茶区,随着整体环境的改变,寻找有机基地也非易事。
有机产品信任度有多高?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现今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少消费者表示,买有机产品只是图心安,而是否真的是有机,自己无法辨别。
“正常情况下都可从网上查询到,且每一枚认证标志的编号(即有机码)都是唯一的,否则消费者即可举报。”姜国基说,不可否认,市场上也存在不法商家欺诈消费者,在包装上印上“有机”字样。许乃新表示:“鉴别是否是有机茶,仅靠外观看往往难以分辨,需要按照有机茶标准进行理化分析,内含成分达标方可认定。”
黄山市一知名茶企工作人员说,该企业自2003年至2012年期间,共有3000多亩有机基地获认证,但近几年便停止再申请,因为通过市场检验,发现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降低,且有机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直接导致消费者不买账。“有机认证时要求极高,普通农户习惯性喷洒农药和除草剂、施加化肥等,但对于有机产品,这些都是绝对禁止的,所以在管理上就有很大难度。”该工作人员说,通过前几年的市场反应看,有机产品远远没有预期的好。大气、雨水等大环境都会影响到有机产品的最后认定,而这样高成本的投入,跟普通生产的茶叶相比,售价要高于5倍以上才能收回成本,这在市场竞争中是很难实现的。“作为企业为极少数客户需求去耗费太多精力是划不来的一件事,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再申请有机认证。”该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市场上不少打出有机产品称号的都是鱼龙混杂,现有环境对生产有机产品困难重重。
无论如何,生产有机产品是发展方向。姜国基说,还是鼓励企业积极申请有机认证。许乃新表示,在企业自律和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情况下,有机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新闻推荐
□ 黄新华晨刊讯 “从4月1日开始,这里就进入禁渔期了,这段水域不能捕鱼。”日前,祁门县水产局渔政执法人员在芦溪乡芦溪村宣传禁渔。这段时间,该局渔政执法人员深入南路二镇三乡...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