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属两地,管护如何成合力?
牯牛降地处祁门、石台两县交界处,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地质公园。然而,受行政区划等因素影响,两地在保护利用等方面多有掣肘——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徐建
去年12月29日,一名上海女驴友在石台牯牛降景区游玩时失踪。时隔不到3个月,又有一名上海男驴友在祁门牯牛降游玩时失踪。所幸的是,这两位驴友经祁门、石台两地多方全力搜救,最后均有惊无险。
“两地合力搜救失踪驴友,首先当然是因为生命至上,同时也有难言之隐。 ”据知情人透露,祁门、石台分别位于牯牛降南北坡,分属黄山、池州两市,在保护利用方面两地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只有在搜救驴友等方面有默契,因为牯牛降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相关规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核心保护区,驴友失踪意味着两地存在管理不到位、而且缺乏协调等问题。
自然保护
“小牛拉大车”,责任主体不明
牯年降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最高峰海拔达1727.6米,二者有类似的地质结构和自然风光,牯牛降因此有 “西黄山”之称。由于开发较晚,牯牛降人迹罕至,保存有完好的生态系统,比周边的黄山、九华山多了一分原生态之美,也平添了一种天然之趣。
牯牛降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之称,森林覆盖率近80%,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灌丛、草甸,层次清楚、色彩鲜明,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犹如一座植物大厦。祁门县林业局自然保护管理总站站长桂正文介绍,牯牛降现有植物180个科 1210多种,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动物27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有65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物种资源“基因库”,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优先保护生态系统”。 1982年,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其晋升为安徽省第一个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面积6713.3公顷,其中祁门、石台两县各辖的面积大体相当,分别设有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整个保护区规划由省林业厅牵头,两县共同编制报批后实施。 ”桂正文介绍,目前保护区先后实施了三期项目,向上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主要用于保护与恢复、科研宣教和保护管理的基础设施等工程,先后建成森林病虫害防治站、野生动物救护站、防火检查站、防火微波监控站、气象观测站、水质水文监测站等。
“在争取项目方面,两县林业部门合作较多,但也有竞争,比如:双方都想选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自己的地盘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介绍,目前牯牛降保护区并没有独立的法人主体,相关职能由省林业厅相应部门代为履行,仅在祁门、石台两县设立了当地林业部门管辖的保护管理站。保护区缺乏责任主体,两地自然是“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也必然导致行政资源浪费和项目重复建设。
旅游开发
“各唱各的调”,恶性竞争严重
牯牛降山水相融、峰高涧深,集雄、险、奇、幽、秀于一身,尤以溪瀑、怪石、奇松、云海、佛光“风光五绝”著称。牯牛降还是一座人文之山,舜耕历山的传说、李白五游秋浦的记载、曾国藩指挥的牯牛降大战,以及当地流传的“五百年前西峰寺(祁门闪里镇境内)、五百年后九华山”谚语,至今保存的目连戏、傩舞、采茶戏等民俗,无一不让牯牛降平添几许神秘、几多神奇。
祁门县旅委主任黄国胜介绍,1997年前后,该县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观音堂地带试水旅游开发。2002年,新组建的牯牛降旅游发展公司通过旅游经营权转让,正式开发祁门牯年降生态旅游,经营期限为50年。此后,牯牛降旅游发展公司几易其主,目前由安徽投资集团和河南振华实业公司合作操盘。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祁门牯牛降相继开发了牯牛湖、大历山、大小演坑等景点,推出了高空索桥、亲水平台、天体浴场、野战探险、森林攀岩等旅游项目。石台牯牛降生态旅游开发始于 2001年,最初也是通过招商引资启动龙门景区和双龙谷景区开发。2009年起,石台收回牯牛降风景区旅游经营权,由国有独资的牯牛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经营。5年来,该县投资约1.3亿元,完善了景区入口服务功能区旅游基础设施,并同步实施了景区旅游步栈道、游憩服务设施及游线旅游产品的建设和开发。
两地业内人士都认为,受行政区域等因素影响,祁门、石台两县在牯牛降旅游的规划、品牌、管理、营销等方面,基本上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由于两地旅游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仅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还存在恶性竞争等情况。
品牌打造
整合“自留地”,创新体制机制
“一票游两景,一脚踏两省。 ”2012年3月,湖北天堂寨风景区与安徽天堂寨风景区在结束“天堂寨”商标8年纷争后,签署“一票通”合作协议,开启了鄂皖天堂寨合作打造“大别山天堂寨”品牌的序幕。安徽大学旅游系教授李东和认为,鄂皖天堂寨景区成功合作的先例,为祁门、石台牯牛降景区的合作提供了示范。
祁门、石台的牯牛降景区都是国家4A级景区,周边有黄山、九华山、长江、新安江等名山大川和众多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得天独厚,且自身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两块金字招牌,特别适合发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科学考察,以及登山、攀岩、穿越、溯溪、拓展、滑翔、野营、狩猎等特色旅游项目,旅游差异化发展优势明显。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祁门、石台两地都将旅游列入主导产业,特别是黄祁景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改善了牯牛降景区的可进入性,两地合作发展牯牛降旅游正当其时。
“比如两地的牯牛降景区目前都在积极争创5A级景区,各自申报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同时获批的可能性也不大。 ”黄山巅峰旅游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表示,如果两地能够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摒弃 “自留地”等狭隘意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线路、统一营销,实现游客互流、门票互认、公交互通、服务互联,牯牛降完全有望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后起之秀”,并带动和促进两地环牯牛降周边乡镇的乡村旅游发展。
“两地牯牛降旅游合作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当地林业部门一位官员认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目前还缺乏实质性的责任主体,导致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主体和收益方都是当地政府。如果上级相关部门成立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之类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保护区的保护利用,不仅旅游统一规划、开发、管理和经营水到渠成,还能节省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成本,提升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综合能力。
(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在全面完成“村村通”这一民生工程后,黄山市祁门县今年在安徽省率先将“组组通”纳入民生工程。4月初,记者走进该县的几个乡镇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 邹宝元 本报通讯员 陈昌奉今年春节,对...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