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潘氏“义本堂”小传

黄山晨刊 2014-03-11 22:02 大字

□潘彦靖

祁门西乡有两个“潘村”,笔者所说的是老家历口潘村。历口潘村有“潘”、“王”、“李”三大姓氏,既然村名称潘村,当今的潘姓人口相对多一些,那是肯定的。从历史上看又不是绝对的,此话怎讲?因为潘姓在前清时期曾经败落过,后由外甥邹氏过继,邹氏败落由王氏接代,一座明朝建的祠堂(“文革”后期拆除),曾三易其匾。待到清朝中叶,潘姓祖上又从江西婺源迁往祁门县城,继而转迁祁西历口潘村。本支曾单传七代,人丁孑立,险些重蹈明朝潘姓覆辙。幸亏自今追溯到六世祖潘启福,参悟天机,不惜血本变卖田地房产,兴建“义本堂”,方家业发达,子孙绵延。现录世祖潘启福亲撰遗世碑文如下:

“从来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先祖有不安,后裔何为茂?吾祖自婺邑始迁祁城,转徙潘村,披荆斩棘,艰苦备尝。欲报祖功,建祠宜急。然程功浩大,非一手足之劳,独力固有难持者。第念祖父蓄养树木,均有创建之意,惜有志未逮耳。予勉承先志,于同治十年,向王姓兑买基地,建造家庙。除雇陶人备办砖瓦外,仍有不够者,拆予住屋接济;费用不敷,又将予屋宇、田租变易。虽伯叔祖之子孙,未为助力,而谊属一本,准其同立牌位以安先灵,亦尊祖敬宗,敬宗故收宗之意也。予因囊空,居住于此,凡嘱宗支,岂得妄生异议。嗣后倘叨祖庇堂構,重新门闾光大,是则厚望于后人也夫。光绪十三年季春月 谷旦立 裔孙潘启福敬撰”。(标点为笔者所加)

“义本堂”的整体设计,属两进三开间,中间吊顶,两侧有楼阁,具有“一屋两用”之功能,既可居家,又可作为宗祠。跨进石柱大门,第二道便是宽阔高大的中门,中门平时一般是不开的,只有迎接官员,族人操办大型礼仪活动才大开中门。两侧有房六间,花窗之下还有人物故事木雕。上厅堂和下厅堂之间有一长方形天井,天井两边是厢房。厢房的门窗全是精雕细刻的木雕人物花草。上下堂各有甬道,开有四扇腰门。中堂后面的享堂(香火厨)里,设立了祖宗牌位,以供后世祭祀。世祖潘启福亲挥如椽大笔,在匾额上书写了“义本堂”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挂于中堂,并拟藏头楹联“义路诸人在昔人称花满县,本支百世迄今世说果盈车”传之后世,告诫子孙承继祖德,以“义”为本,做个堂堂正正受人敬重的人。有人说“义本堂”是块风水宝地,世祖本人生有两子,两子各生三孙,孙子又添了十几个曾孙,就像一棵大树,枝上分丫,到了第五第六代已是枝繁叶茂。自上世纪恢复高考以来,已有几十人考取大学在外工作。当年居住在“义本堂”老屋的六大家,至今各自建起了新楼房,留给“义本堂”的是一片清静和空旷。

壬辰岁夏,“义本堂”被列为“百村千幢”保护项目,政府拨款,加上族人集资,已将其修葺一新。遗憾的是因年久无人居住,屋内木雕花窗几年前被盗贼一夜拆走。幸而世祖潘启福亲自撰文书写的那方青石碑文,至今仍镶嵌在院墙上。今族人中,无论是居家务农,还是在外读书、工作的,每当走进“义本堂”,还时不时的去抚摸一下那方碑文,默默地警醒自己:要永葆艰苦创业之遗风,见德思齐,见利思义,以“义”为本,以“和”为贵。

本栏目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赐稿,平邮或电邮方式均可。来稿一经采用,即付从优稿酬。另来稿一律不退,敬请自留底稿,同时请来稿时最好自配图片,以便采编排版时所需。

新闻推荐

长姐如母,捐肾为弟弟续命

□ 记者 汪嫒 吴玉莲 方姗姗2009年汪国强被查出患尿毒症晚期,2012年姐姐捐肾为他续命,现在姐弟俩都靠着1颗肾坚强地活着。今年,给汪国强捐肾的姐姐当选为市“三八红旗...

祁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祁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