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三权”推进“三变”黄山区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发展

黄山日报 2019-09-04 06:32 大字

本报讯黄山区深入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试点工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三变”、三权分置等改革,有效激活了乡村闲置资源、破解了发展瓶颈,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63个试点项目已完成年度任务29个、全部完工31个。

强化试点带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该区围绕国家级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探索形成涵盖收储流转、风险控制、利益共享的山区农地抵押贷款模式,有效激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缓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该区建立完善试点相关配套文件和信贷管理制度,出台了《黄山区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证登记管理办法》等5个试点工作配套文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产品配套、授信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开展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形成支持推进试点工作的项目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118户2.48亿元。注重风险控制,引入“4321”、农业保险、收储兜底等多层次多组合风险缓释机制,建立2000万元风险担保基金,有效应对和化解农业经营风险、农户失地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

突出高效精致,提升农业附加值。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产品品牌和挖掘农业休闲功能,持续推动农业发展提质提效。截至目前,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4个、家庭农场180家、种植(养殖)大户100余户,形成了三丰片万亩雷竹笋基地,耿城、甘棠千亩玫瑰花基地,耿城千亩香榧基地,仙源、三口、谭家桥千亩油茶基地,乌石万亩林下种茶基地,焦村2000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等农业产业集群。引导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产学融合和农旅融合。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皖南综合试验站、人社部专家服务基地和南京环科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基地三大平台,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技术集成、转化、示范,推广应用太平猴魁种质资源保护、再生稻品种对比试验示范、稻田养鱼技术示范等30余项新技术。以“猴坑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做好“茶”与“山水”文章,围绕太平猴魁生产体验、茶文化休闲、太平湖旅游、休闲垂钓、湖鲜品尝、民宿等内容,拓宽产业链条,进一步做优“太平猴魁茶乡风情游”等旅游精品路线,促进小产区融合发展。

提升农民能力,培育地区乡土专家。不断探索乡土专家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乡村人才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激发农村人才活力。建立了全区乡村企业家人才数据信息库,涵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范围的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头人。如旅外能人陈贞返乡创办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1200余亩,开展“稻虾共作”综合种养,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本人也跻身“全省百名新农民”。·胡晓发谢龙裕·

新闻推荐

买二手房找专委会把把关

□记者吴玉莲程向阳“网签是吗?这是规范的买卖合同文本,您看看。”8月28日,在不动产交易登记大厅,来自黄山市房协房...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